金秋九月,家校相逢。为搭建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的沟通桥梁,帮助新生家长深入了解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特色与管理模式,共同助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规划成长路径,9月7日,东莞城市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家长座谈会。执行校长方伟华,副校长康贤刚,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出席,与来自各地的新生代表、新生家长齐聚一堂,共话育人心声,共绘成长蓝图。
座谈会上,东莞城市学院执行校长方伟华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家长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成果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方伟华强调,大学生活是孩子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过渡期,是人格塑造与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这一过程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紧密协作。他表示,唯有家校双方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才能为孩子筑牢成长根基。此次座谈会正是搭建家校沟通桥梁的重要契机,希望家长们通过交流深入了解学校育人体系,放心将孩子托付给学校,未来与学校携手并肩,共同为新生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助力学子在大学阶段实现全面发展。
副校长康贤刚从三方面阐述东莞城市学院办学特色与育人成效。党建引领上,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模式为核心,借助企业微信等平台,将党建融入学生培养各环节,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理念方面,作为民办高校,聚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推行“一生一赛事”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以锻炼团队协作等能力。就业工作上,构建“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双轨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开设就业课程、组织就业推荐,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教务部部长鞠晓红围绕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学籍管理政策与规定、微专业介绍四大方面进行深入解析,从入学注册、课程修读、转专业政策、学分要求到毕业标准等关键环节逐一说明,帮助家长清晰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各项管理规则,为后续配合学校引导学生规划学业提供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彦娜围绕“携手同心,共育未来——谈大学阶段的家校共育与合作”主题分享了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与具体路径。王彦娜建议家长们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与成长需求,与学校保持常态化沟通,共同为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
座谈会期间,校领导还为新生家长代表赠予纪念品,一份份承载着学校心意的礼物,不仅传递了对家长支持学校工作的感谢,更象征着家校携手共育的美好开端。
此次新生家长座谈会,不仅让家长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东莞城市学院的育人环境与办学特色,更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凝聚了家校协同育人的共识与力量。未来,东莞城市学院将持续加强家校沟通,凝聚育人共识,与家长携手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助力每一位学子在大学舞台上实现梦想、绽放光彩。
文、图 | 记者 余晓玲 通讯员 吴锦鹏 陈梓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