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
在澄江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始终以师德为魂、以育人为责,用课堂创新打破知识边界,用真情互动化解成长困惑,用职责担当点燃教育薪火,用脚步丈量山区教育的希望之路,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书写着“润物无声”的坚守。
班主任,是校园里最贴近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既是课堂外的“守护者”,也是成长路上的“点灯人”。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两位优秀班主任的育人故事。
1
以爱为舟,护航成长
澄江市第一中学数学教师 谭云辉
谭云辉,澄江市第一中学数学教师。在他26年的教学生涯里,做过23年班主任,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从课堂上对每道错题的细致剖析,到课后与学生促膝长谈的真诚陪伴;从帮辍学孩子重返校园的执着奔走,到带领班级逆风翻盘的并肩拼搏,他的育人故事里藏着教育最本真的模样——用爱守护成长,用责任照亮未来。
教育藏在烟火气里。1999年8月,初入澄江市第九中学的他,尚未站上期待已久的讲台,便先走进了学校食堂。彼时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他,心中满是失落与困惑:难道我的教育生涯要从厨房开始?直到看到学生们捧着饭碗吃得开心的模样,听到他们笑着说“老师辛苦啦”,他才顿悟:教育从不是局限于三尺讲台的知识传授,递一碗热饭、道一句关心,都是与学生走心的开始。这段经历,也让他在日后始终保持着对学生最朴素的关怀——关注他们的需求,贴近他们的生活。
坚守落在讲台之上。军训结束后,他终于踏上三尺讲台,在备课本上写下“把每一堂课磨成‘精品’,把每一个孩子放进‘心里’”的誓言。2004年调入澄江一中后,他面对更大的教学挑战,却也更坚定了“因材施教”的初心。在他的悉心培育下,他所带的班级在一次拔河比赛中化“不可能”为“可能”,在收获胜利的同时更凝聚了团结。后来,这个班级不仅获评“云南省级先进班集体”,还实现了高考成绩的跃升。
初心点燃每位学子。初当班主任时,班里一个学生从因畏学而辍学到重返校园并顺利升学的转变,让他坚定了帮孩子把“我不行”变成“我能行”的初心。于是,在面对学生迷茫放弃时,他引导他们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人生的目标;在面对学生犯错时,他引导学生写“说明书”而非“检讨书”,让学生理解错误、学会反思。在他看来,教育是引导与点燃——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点燃他们对未来的信心,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2
心无旁骛躬耕一线,坚守初心倾情育人
澄江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 朱叶
朱叶,中共党员,澄江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先后获玉溪市、澄江市“育人先锋”、优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始终坚持“先做人,再求知;先有爱,再有教”的教育理念,主张班主任工作不是“盯”出来的,而是“引”出来的。
创新促教,实效育人。自承担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朱老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在教学创新方面,她积极践行学科融合理念,设计了“校园里的名著”微项目。这一项目通过跨学科结合,以《朝花夕拾》节选为起点,引导学生完成人物观察日志与植物拓染手作,使学生平均阅读量提升了38%。此外,她还推行“翻转晨读”模式,将晨读内容提前录制成短视频供学生预习,所带班级语文成绩名列前茅。
九载耕耘,立德班风。自参加工作以来,“班主任”三个字的背后是她九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严慈相济、张弛有度,是她给予学生爱的原则;查早操、课间操、午睡,是她守护学生的日常;实行“三会三制”,“情绪红绿灯”等管理方法实现班纪处分事件0起,是她对学生管理有方的最佳诠释。
爱润心田,静待花开。朱老师关爱学生细致入微。对家庭困难的“毛豆少年”,她多方争取补助并提供物质与学业帮扶,亦师亦友;对内心敏感的“星星女孩”,她以“心情盲盒”引导情绪表达,用耐心助其走出阴霾;中考前为全班手写“未来信”,持续传递温暖与力量。她以真诚的付出收获了学生的信任与反馈,用智慧与爱心点亮了他们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