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发明“容嬷嬷字体”,阅卷老师眼睛都疼,感觉浑身被针扎了
开心田螺
2025-09-25 08:32:22
0

《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成了一代人的童年阴影。可到了现在,长大了的孩子们,却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给老师们留下了所谓的“成年阴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有些老师说,给现在这些调皮的孩子批作业、改卷子,都得算“报工伤”。因为有时候他们在作业和卷子上看到的内容,远远超出家长们的想象——

别看这些孩子在家里表现得乖乖巧巧,可到了学校,在老师面前,说不定就成了另一副摆烂的模样,能让老师又气又无奈。

考生发明“容嬷嬷字体”,阅卷老师眼睛都疼,感觉浑身被针扎了一样

学生的字体,有时候在老师眼里真是永远的痛。学生自己写的时候,可能觉得笔画潇洒、写得痛快,甚至觉得写连笔字特别帅。

可在老师看来,这样的字只会让人浑身不适。要是逐字逐句去分辨学生写的笔记或答案,老师说不定真的会产生一些身体上的疲惫和不适。

有这么一位学生,历史学得可能还不错,古代的汉谟拉比法典大概给他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可汉谟拉比法典是刻在石头泥板上的,不是写在纸上的。

他却非要用类似那种楔形的字体来写试卷。结果他交上去的答卷,直接让老师看蒙了。老师都忍不住疑惑。

为啥看着他的字好像写得挺工整,可就是一个字也看不懂。这种又乱又透着点整齐的字体,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简直成了人类未解之谜。

要是说什么样的字体算“恐怖”,那就得联想到我们之前提到的容嬷嬷。容嬷嬷拿针扎紫薇的情节,至今想起来还让人不寒而栗。

而这种让人揪心的痛苦,怎么会出现在试卷上呢?还真有一位同学,“发明”了这种所谓的“针扎字体”,阅卷老师光是看,眼睛都瞪得发疼。

说真的,这样的字体怎么可能不让人难受?这位同学特意把每个字的一撇一捺都写得格外锋利,看上去就像无数根钢针在纸面上游走。

不过好在,他这种字体至少能看清内容,不至于让老师在忍受视觉折磨的同时,还一无所获,也算是带着一点点“善良”了。

针扎字体不一定会获得高分,但满分字体一定是有个性兼顾美观的

但再看看历年来的满分作文,你就会发现,字写得好的学生,成绩往往也对应地更优秀。比如有一段在网上特别火的满分作文答题卡,简直让人刷新认知。

上面的字写得极其工整,却又不像我们印象中那种刻板、没有灵魂的印刷体,反而既有自己的风格,又能看出女同学字迹特有的娟秀清丽。

还不会让人觉得过于平淡、没性格。说到底,这样的好字体练起来肯定不容易,得下很多功夫,有些同学说不定从小学就开始坚持练字了。

但这样的努力,当然没有同时也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练字这件事。有些学生字确实写得好,但如果没有掌握答题技巧,也是不行的。

学习的技巧、怎么高效学习,还有怎么把字写好,这些都很重要,只有把这几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所以也别顾此失彼,过分偏重某一个方面,这样反而会事倍功半,分数也容易一直不理想。

那些能拿满分的作文,绝对不只是看起来感官上好看那么简单。要是只徒有其表,内容空洞,老师最多也就给两三分的感情分。

而真正能接近满分的作文,肯定是因为内容言之有物,有自己的观点和深度。一丁点白费。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扬州大学签13个博士,年薪35...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高校之间对于优秀人才的争夺可谓是硝烟弥漫。近日,扬州大学在这场人才争夺战...
中原油田党校承办华北石油工程公...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通讯员 张国伟 吴庆霞 王子妗 9月7日,中原油田党校承办了华北石油工程公司为...
教育应摒弃体罚,回归育人本质:... 在当今社会,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老师打孩子这一现象仍时有发生,而这一行为实际上已经触...
【潇湘晨报网】“家”点精彩 “... 秋意渐浓,时光清浅。茶陵县机关幼儿园2025年秋季家园共育系列活动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如期展开。我们怀揣...
“我考上211了,4k生活费不... 孩子考上好大学,往往会成为父母的骄傲。可谁能想到,有些时候情况会反过来,一些孩子竟然会用自己考上的大...
用书搭建回归课堂的缓坡 暑期的余温尚未散尽,新学期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从假期的闲散自在切换到开学后的有序节奏,许多学生心中难...
荒唐! 大学老师为保住饭碗,拉...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大学本应是知识的殿堂、学术的净土,是培养人才、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地。大学老师,尤其...
首批海外人才实习生 拿到成都企... 今年夏天,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南芳参加成都市2025年海外人才实习生计划后表示:“成都是我职业发展...
北京市教委公示10个中外合作办... 按照《教育部国际司关于开展2025年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的通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现对2025年度参...
想要情绪自由?来看看清华女博士... 作者:杨帆 从独行到同行,真诚是她在清华找到归属感的“必杀技”。她叫戴锦卉,是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协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