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群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重要媒介,老师会在群里发布一些班级活动,学生作业,班费使用情况等信息。
班主任一般会要求家长,不要再群里“闲聊”,用以保证班主任发布的重要信息,能够被所有家长看见。
家长对班主任的话也深信不疑,近日,有人利用这份信任,和班级群的特殊情况,实施诈骗,金额不大,但行为恶劣。
家长对班主任讲话的重要程度,是逐步递增的。幼儿园老师说话,家长要考虑一下,小学就比较相信,到了初高中,老师的话,就是家长的圣旨。
今年9月份,某初中的班级群里,“班主任”在群里发布了一笔收款信息,款项的名目是新生的资料费,金额不大,只有88元。
随后,“班主任”还在群里发了一个收款二维码。家长一看,涉及到学生的资料,就立马行动,很快,7名家长完成了转账行为。
原来,这是一个诈骗团伙,他们利用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在群里实施诈骗。被真正的班主任发现后,紧急叫停,并且报案。
调查后发现,这个团伙一共有11人,他们先是花钱购买QQ号。然后查找到各个班级群,冒充学生家长进群。
进群之后,其中一个人把头像和昵称,换成和班主任一样的,在群里发布收款信息。虽然很容易被发现,但是因为家长转账都比较迅速,所以,每条信息都能骗到不少钱。
从开始从事诈骗工作,到最后被发现,11个人一共发布了8条信息。收到家长转账1万多元,平均一次能收到2000左右。
这里面,不仅有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还有班主任对待群里照顾的疏忽。这“11名班主任”表示,他们也不是什么群都去。
有些群加进去之前,需要群主验证,一般这样的群他们就不去。有些群没有验证,随便进,这才是他们诈骗的主要对象。
这招看起来很笨,很容易就会被真正的班主任发现。但成功率却很高,操作简单,所以就有人动起了歪心思。
坏人会被帽子叔叔抓走,但学校也要做出相应的对策。要加强对班级群的管理规范,要求所有班级群必须设置入群验证,由班主任或者家委会负责人审核通过才能入群。
班主任要定期检查群成员,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清理。对于老师而言,要在开学初就明确告知家长,任何收费通知都会通过正式渠道发布,不会只在群里发个收款码就收费。
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是遇到群里发收款码的时候多留个心眼。无论金额大小,都要先通过电话或者私聊联系班主任核实真伪。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在群里公开透露孩子和家庭的详细资料。其实这类诈骗能够得逞,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
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初中高中阶段,老师说的话家长都会认真对待。骗子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专门冒充班主任行骗。
所以大家都要提高警惕,既要保持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也要具备基本的防骗意识。学校也可以考虑定期开展防诈骗宣传,给家长和老师普及最新的诈骗手法和防范措施。
毕竟骗子的手段在不断更新,我们的防范意识也要跟着升级。班级群本来是为了促进家校沟通而设立的,不要因为少数不法分子而影响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