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五”开局之年,
如何让“海校联”品牌
焕发更大活力?
怎样推动校地统战合作再上新台阶?
11月18日,区委统战部召开“海校联”校地统战工作联席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34所高校统战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阶段性总结2025年校地统战工作成效,研究谋划2026年重点任务,共话“海校联”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委办主任程培衡出席并讲话。
“海校联”2025成绩单:
22个项目落地见效,赋能区域发展
会上,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珍汇报了2025年“海校联”校地统战工作情况及2026年工作设想。

2025年,“海校联”品牌建设持续深化,校地联系更为紧密,合作范围不断拓展。通过常态化联络、大调研走访,形成了信息互通、资源互动、多方协同的良好格局。通过搭建“海淀校友”工作平台、深化“大家商量着办”议事协商机制、开展“海韵同心·石榴花开”民族团结教育、推进京港澳台学生交流实践、建设农教融合科技小院等一系列举措,全年22个校地合作项目落地见效,“海校联”校地统战工作不断走深走实。2026年,“海校联”工作将围绕首都和海淀区发展目标,持续擦亮品牌、加强校地统战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校地统战阵地化建设,为区域发展贡献更多统战力量。
高校之声:
共享合作成果,共绘发展蓝图
高校统战部纷纷发言,
分享参与“海校联”建设的成效,
对2026年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并表达了继续深化合作、
贡献力量的共同愿望。
北京大学将继续统筹资源,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聚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与海淀共建协同创新高地,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机制,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北大动能。
——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魏中鹏
清华大学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不断推动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拓展合作领域,为海淀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南彬
中国农业大学将进一步建强特色平台,推动农教融合创新发展,为海淀现代化建设贡献农大智慧。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洪海燕
北京体育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创新,推动校地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李荷
上地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春明介绍了属地街道统战工作概况,并诚挚邀请各高校将更多科研成果、实习基地落户上地,实现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对接。
程培衡代表海淀区委向各高校对海淀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海淀作为教育大区、科技大区、经济强区,积淀了深厚底蕴、彰显出旺盛发展活力,并指出,海淀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驻区高校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他强调,“海校联”是校地融合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要健全完善机制,通过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了解、凝聚共识。要服务中心工作,紧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目标,将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与海淀的产业政策空间优势紧密结合。要加强务实合作,精准对接“海淀所需、高校所长、统战所能”,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共同为海淀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地参观:
感受清河新貌与发展脉动
当天,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清河之洲,实地感受海淀区在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更新方面取得的成效,体验了作为首都重要科创区域的海淀,在优化公共空间服务、提升城市品质上的不懈努力,为后续校地合作拓展了新的思路与空间。


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侨联、上地街道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