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 1335 万,虽说相比 2020 年的 1342 万稍有减少,但整体竞争依旧激烈。从录取数据来看,预测 2025 年本科平均录取率为 37.6%,公办普通本科录取率仅 28% 左右,这意味着超 800 万考生无缘本科。每年专科线划得很低,基本在 180 分,甚至不少专科院校因招不满人,分数线会降至 150 分。高考总分 750 分,如此低的分数便能上专科,足以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正迈向普及化。可即便如此,仍有大量学生无法进入本科院校,这难道真的只是学生自身不努力、不认真吗?
近日,演员房子斌和杨雨婷回应女儿高考成绩引发热议。他们表示女儿成绩与她自己以往相比还算不错,但也不至于夸耀。为了陪女儿高考,杨雨婷暂停所有演艺工作,在学校附近租房三年,月租约 2 万元,总花费超 60 万。夫妇俩的付出令人动容,他们没有过度宣扬女儿的成绩,而是更注重孩子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这种态度值得称赞。在当下很多家长和社会舆论过度聚焦分数的环境下,他们能保持如此理性,难能可贵。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便像他们这样全力付出,女儿的高考成绩也并非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这也反映出高考竞争的残酷性。
现行高考制度下,唯分数论现象严重。分数几乎决定了考生能否进入理想院校、选择心仪专业,众多学生和家长为了提高分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分数真的能全面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与潜力吗?显然不能。像房子斌和杨雨婷的女儿,也许在成绩上不是顶尖,但在父母的陪伴与教育下,必然在其他方面有所收获与成长。
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高考改革势在必行,申请制时代或许是未来的方向。申请制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养,包括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艺术特长等,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试分数。如此一来,能挖掘出更多在不同领域有潜力的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具多样性的人才。唯分数论的时代已经不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应该被淘汰。我们期待高考制度能更加科学合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