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高考录取中,广东工业大学再次展现了与自己“四非”院校身份不相称的超高人气,多个专业投档线超过多所“双一流”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
具体来看,广工的自动化学院最低投档线达604分,最低排位23808,不仅比广东特控线(534分)高出整整70分,也高于暨南大学(物理类591分)、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类595分)等传统强校的最低投档线。这不仅关系“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对比和取舍,同时也是因为广工在自动化专业与学科的强大优势。
广工2025年投档线(物理类)
早在2019年,广工曾被美国列入制裁的“实体清单”,虽然是被列为“未经证实清单”,且目前已被移除,但这份来自大洋彼岸的“认证”却一直在流传。而之所以被美国“制裁”,就是因为广工在自动化领域的突出实力令人敬畏。
作为一所“四非”院校,广工的综合实力在国内算不上一流水平,其自动化类专业却能如此出类拔萃,实属不易。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剖析一下,广工自动化类专业究竟有怎样的实力。
广东工业大学
广工的自动化类专业可以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广州工学院电工系,已经有60多年历史。学校在2000年重新整合各学科资源,成立了自动化学院。
今天的广工自动化学院坐落于广州大学城校区,设置了自动控制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物联网与大数据系等系别,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专业,都是当前热度居高不下、前景广阔的专业。
学院建立了覆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2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是广工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获批建设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同时,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和人工智能三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这些学科都是广工极具优势的学科。
广工自动化学院
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成就了广工的王牌。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广工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A-,与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名校并列,超过广东本土“985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广东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最佳成绩。虽然第五轮学科评估没有官方公布的成绩,但广工声称该学科“再创佳绩”。
与此同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则被列为广东省特殊重点学科。
在国际上,广工以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为代表的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这个成绩在全国高校范围内都是可圈可点的。
第四轮学科评估控制科学与工程A类院校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在学识之广大,在专业成就之大。广工自动化类专业之强,自然也离不开多位学术带头人坐镇。
广工的自动化学院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教师139人,其中有副教授、教授职称的113人。他们当中,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5人,省级高层次人才7人,其中就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次、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1人次、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次等在业内颇具名气和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例如,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胜利,是国内知名的物联网通信、控制与信号处理专家、国家杰青,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鲁仁全教授,是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领域专家,国家杰青;此外,还有自动控制专家章云教授、模式识别专家周郭许教授、智能信息处理专家何昭水教授……这些学者,都是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
广工大学城校区
数十年来,广工的自动化学科在这些科学家的引领下,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打造了“自动化专业”为引领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以谢胜利教授为带头人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皆为省级一流专业。
学院为学生制定符合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与境外高校、研究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与各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1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28个。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斩获“特等奖”,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广东省金牌,彰显广工学子突出的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
成立至今,自动化学院已培养毕业生四万余人,他们活跃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专家和知名企业家。
广工校内
以谢胜利教授、鲁仁全教授等人为引领的师资团队,一边培养优秀的青年人才,一边致力于学术前沿研究。
在他们的带领下,自动化学院创建了一批行业领先的科研平台:有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制造2025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注塑成型智能装备与智能服务等国家级平台,以及电子精密制造装备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实验室等十余个省部级平台,成为广工师生进军自动化领域前沿的神兵利器。
谢胜利教授
作为广工自动化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谢胜利教授服务广工十五年,为推动广工自动化专业学术研究和人才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担任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离散制造智能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电子精密制造装备及技术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实验室等8个重大平台的主要负责人,教学、科研水平突出。
谢胜利教授曾凭借“盲信号的分离和辨识理论及其应用”的成果,斩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于2022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23年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虽然最终遗憾落选,但业内对于他的学术能力十分认可,当选院士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国家自然科学奖只是广工自动化学院所斩获诸多荣誉中的一个。谢胜利教授曾被授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斩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周郭许教授曾凭借“统计相关信号盲分离理论及应用”斩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鲁仁全教授凭借“复杂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与协同控制”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充分展现了广工在自动化及其相关领域的强大实力。
广工夜景
不管是从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学术成果,还是录取分数线,广工的自动化类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其实力也足以与暨大、华师这两所“211大学”的部分工科专业、学科相媲美。也正因如此,广工被认为是下一轮“双一流”的热门院校,而“控制科学与工程”也被当作是竞逐“双一流”的主要力量。
假如,谢胜利教授能在2025年的院士增选中成功当选院士,那么,广工入围“双一流”或许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不管怎样,广工自动化专业的实力水平毋庸置疑,其他它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孕育出更多前沿科研成果,这才是“世界一流学科”的真正底色。
上一篇:广东留学中介机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