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观看视频请尽量在wifi环境下观看!
开栏语:【教育是国之大计、县之根基。在石楼,教育不仅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擦亮“教育强县”金字招牌的核心力量,既关乎义务教育阶段的根基筑牢,也牵动着高考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提升。
为推动石楼教育高质量发展,县委县政府锚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投入、团队、管理为核心,着力构建“双基”“双优”“双防”“双建”四位一体发展新格局——聚焦“双基”筑牢根基,推进“双优”培育特色,强化“双防”守护成长,深化“双建”锻造队伍,更以持续加大投入、严守安全底线、建设清廉校园为保障,全力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各学段教育质量整体跃升。
今日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石楼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访谈”正式开栏。我们将走近教育一线,对话校长、教师,也倾听家长的心声、捕捉同学们的成长印记,从不同视角深入解读发展理念,探寻实践路径,展现石楼教育在义务教育夯实基础、高考等关键环节攻坚突破中的坚守与创新,凝聚起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共同书写石楼教育更加灿烂的明天。
今天,我们专程走进石楼中学,见到了郑瑞军校长,他步履稳健,脸上带着亲和的笑容。接下来,就让我们和郑校长聊聊,他是如何带着这份对教育的热忱,在校园里播撒希望、耕耘收获的。】
记者:郑校长,您深耕石楼教育多年,同时负责两所学校的管理工作,亲身经历了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狠抓教育发展的过程。能否具体谈谈,这些年来您感受到的县委、县政府在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上最鲜明的决心和最有力的举措是什么?这些支持给学校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郑瑞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特别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精准施策”的行动中:
待遇保障上,在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能够兑现教师增量绩效工资和课后服务经费,下一步还将通过教育发展基金提高奖励力度,有效激发了教师的干劲;
专业提升上,既通过系统培训帮助教师更新理念、实现专业成长,又推动与名校结对、引进名师团队,以“外引内育”双路径提升师资水平;
顶层关怀上,杜书记多次入校调研,两会期间参与教育界委员讨论、召开校长座谈会,聚焦校长队伍建设和学校发展,让我们倍感振奋。
这些支持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大的提升,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
记者:教育理念是办学的灵魂。您在教育一线坚守多年,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考。能否分享一下,您心中“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在石楼这样的山区县,您的理念如何落地,才能培养出更适应时代需求的孩子?
郑瑞军:我认为,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种,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内在的力量,培养学生终身成长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在石楼这样的山区县,理念的落地要突破“观念壁垒”:
对教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破“满堂灌”,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
对学生,开设励志教育、“共创成长路”等校本课程,结合劳动教育、艺术实践,在体验中培养坚韧意志和团队精神;
对家长,通过家长学校开设线上线下课程,传递科学理念,让他们明白孩子成长不止于知识,更在于品德、身心等全面发展,共同营造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这样才能让山区孩子既扎根乡土,又能面向未来。
记者:高中教育连接着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面对山区县的办学条件限制,咱们在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助力学生冲刺高考方面,有哪些差异化的探索和特色做法?后续在教师团队和教学改革上有什么针对性攻坚计划?
郑瑞军:在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助力学生冲刺高考方面,我们以“分层教学”为核心探索:根据学生基础、兴趣和能力差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既保障基础薄弱学生稳步提升,也为拔尖学生搭建拓展平台,同时鼓励学生互助共进。
后续攻坚重点:
教师团队建设:紧扣“高考目标”精准发力,一是引智借力,对接省内外名校建立“高考教研共同体”,邀请专家驻校指导学科备考和拔尖生培养;二是激活内部活力,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聚焦高考考点开展专题教研、题型攻坚,同时改革评价体系,将高考贡献度、学生进步率纳入考核,让实干者得实惠,让奉献者受尊敬。
教学改革:推行“任务驱动式”“项目化”课堂,结合高考高频考点设计探究任务,推动学生从“被动刷题”转向“主动解题”;落地“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强化考点梳理、错题复盘等环节,提升课堂效率。
记者: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构建“四位一体”教育发展新格局,作为校长,您认为学校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接下来会如何响应这些要求,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郑瑞军:“四位一体”格局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是落实这一格局的核心载体。
在“双基”“双优”培育中:既要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培育核心素养,又要通过社团、特长课程挖掘个性潜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与特长成长并重。
在“双防”锻造中: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通过课程教育、专业心理辅导、家校社协同,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坚韧心态。
在团队“双建”方面:作为建设主体,重点打造两支队伍——管理团队和教育团队,管理团队要强化统筹协调能力,确保各项部署落地;教师团队则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立足“全员育人”目标,通过系统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借助名师领航提升综合素养,最终建成一支既能支撑高考质量、又能服务学生全面成长的高素质队伍。
结束语:从课堂革新的细节到师生成长的蓝图,郑瑞军校长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石楼教育人对“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作答——既紧扣“四位一体”新格局的要求,又扎根学校实际深耕细作。这份坚守与创新,正是石楼教育向着“教育强县”目标稳步前行的生动注脚。下期访谈,我们将继续聚焦教育一线,聆听更多实践者的探索与思考。
记者:郑云辉 侯宇廷 刘晓艳
播音:刘晓艳
编辑:李娟
审片:任晓军 霍耶朋 刘瑞
------------------
新媒体编辑:张智彦
新媒体监制:李河生
温馨提示:观看视频请尽量在wifi环境下观看!开栏语:【教育是国之大计、县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