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孩子是不是有这样的痛苦经历:
被孤立、被用语言和行为霸凌;
患有孤独症或自闭症,却被认为是智障……
茅盾新人奖获得者李燕燕的最新力作《隐形的孩子》,就“校园霸凌”的社会观察。让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看到在我们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隐形的孩子》承受了多少痛苦。
01.触目惊心的事实和数字
被誉为最后一方净土的校园,为什么会频频出现让人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
每当网络上出现校园霸凌的图片和数字,我都不忍卒读,花一样的少年却化身恶魔,对自己的同学下狠手,甚至致人死地。
校园霸凌蓄意伤害、以强凌弱、重复发生遭受痛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1/3的儿童遭受过校园欺凌,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为32.4%,但是中国青少年预防犯罪研究会的调查则显示:有57.95%的受访者表示曾遭受过校园欺凌,其中50%以上的受害者当时年龄在14~16岁之间。我以为这个数字还有待商榷,还有很多孩子不愿意坦白自己曾经遭遇过校园欺凌。
最值得一提的是,像被欺凌的孩子中仅有27.2%的家长怀疑,或者发现孩子遭受欺凌。这27.2%的家长能够妥善解决和处理孩子遭受欺凌的现状的仅仅为10%。而且即使解决,就像瓷器破损后锔起来一样,这个裂纹仍然在。孩子受到的身体心理上的伤害,这一辈子都无法清除。很有可能还会影响他的下一代。
02.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孩子
书中说有家长在群里呼吁:我们一定要睁大眼睛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要观察孩子身上有没有伤痕,如果有一定问清楚,然后找到学校!
在书中也有专家提醒,告诉我们孩子受到欺凌可能会产生的一些信号。
我们还要在平时给孩子进行人身安全的教育,告诉孩子一定要明白人身安全永远是第1位的,因为霸凌者总是数个出现,大多数情况下硬拼反抗获胜的机会很小,教育孩子一定要学会寻求帮助。
03.大龄孤独症患者的社会融合之路
《隐形的孩子》还包括另外一篇《长大的他们——大龄孤独症患者的社会融合之路》。如果说遇到校园霸凌,为人父母非常愤怒;那么如果遇到了孤独症患者,作为父母更多的是无奈。
无奈的父母怎样做?怎样来救救自己罹患孤独症的孩子呢?在这本书中,也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比如说一定要正视,一定要带孩子去做鉴定等等。
结语: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隐形的孩子》受到的痛苦和折磨,无异于给父母上酷刑,作为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救救自己的孩子,是我们必修的一课。
《隐形的孩子》这一部震撼人心的社会纪实,是每个家长都应该阅读的警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