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示,全国拟认定5999门课程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涵盖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及社会实践五大类型。其中,我省共有100门课程成功入选,在本科教育“金课”建设中交出亮眼答卷。
据公示信息显示,山西此次入选的100门课程分类清晰:线上一流课程9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6门、线下一流课程36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3门,全面覆盖教育部规定的五大课程类型,体现了我省在本科课程建设中兼顾理论教学、实践创新与社会服务的多元化布局。
在全省高校中,太原理工大学表现尤为突出,此次共有15门课程获批,数量再度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包括线上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5门、线下课程8门。截至目前,该校在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中累计获批46门,不仅实现五大类“金课”类型全覆盖,总数量更持续领跑全省,成为山西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标杆。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教育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旨在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此次山西100门课程入选,特别是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持续突破,既反映了我省高校在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上的扎实成效,也为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公示期为2025年8月21日至8月28日,社会各界可通过教育部官网查询详细名单。
山西高校有100门课程上榜名单如下:
来源:山西教育 太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