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东北林业大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智慧教育理念为引领,推动融合式质保创新,助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把数字化转型发展作为学校教学改革开辟的新赛道、塑造人才培养新优势的突破口,全面健全学校质保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质保手段与功能数智化转型,赋能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引领“新理念”,培养数智化高素质人才。学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制定《东北林业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行动方案》,明确AI+专业、AI+课程等十项重点任务,旨在重塑学校教学新形态,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数智化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的“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案例入选省教育厅“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搭建“新体系”,建立“三位一体”数据平台。学校聚焦人才培养全过程,出台《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纲要》,从质量标准和质量框架两个维度做了体系化设计,为完善质保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推动校内“质量保障平台”扩优、提质、增慧,依托“东北林业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新一代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平台”“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监测平台”建立教师教学、学生培养、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数据服务平台,对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跟踪、信息收集和预警反馈。
探索“新方法”,助力考核方式智能变革。学校持续推进考核方法改革,将传统考核手段推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新高度。引进电子阅卷系统,集成“考试组织、流水化阅卷、主观题智能评阅、成绩汇总分析、试卷存档查询、课程目标达成度”等多项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评价的高效性和公平性。“东北林业大学阅卷数字化改革的实践与启示”案例入选教育部“2024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夯实“新资源”,推进教学模式迭代升级。学校实施“智慧教学”软件到“智慧教室”硬件全方位升级改造,无缝打通软硬件衔接,实现数据互通和功能互促。持续升级校内学习云平台、掌上教务平台,推广应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智慧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模式,打造云地一体化的泛在学习空间。上线东北林业大学AI创新教学中心,系统集成AI助教助手,专业课程知识图谱等功能,助力教学模式持续创新。建设“智慧教学服务中心”,集成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配备智能巡课系统、课堂质量分析平台等功能,实现实时监测全校课堂动态功能,为课堂教学提供诊断分析。革新智慧化教室环境,分批建设专业化智慧教室91间,为实施同步课堂、翻转课堂、研讨课堂提供物质条件保障,有效推进教学模式变革。
共享“新服务”,实现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学校进一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和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完善质保功能,开展数据汇聚到价值呈现的探索实践,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和协同发展,为监测、整合、分析数据提供便捷条件, 进一步提升质保服务能力。
(曹立志 安勇 张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