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改革,部分地区试点取消中考!
开心田螺
2025-10-15 18:57:10
0

一觉醒来,中考变天了,现在成都的奖章已经炸锅了,因为四川教育官宣,成都今年会有8所学校试点小初高12年的贯通式培养

啥意思呢?

目前它分成了12年和6年的贯通班,就是小学一年级直接读到高三,不用参加考试中考了,初中一年级直接读到高三,不用参加中考。这个和以往的5+4,也就是5年小学1年小初衔接3年初中时完全不一样的,这种5+4模式以往主要是为了掐尖提前锁定优质生源,而这次推行的贯通班,全靠学生自愿报名,每个班不超过45个人,人数超过就电脑摇号,非常公平,不选拔不掐尖,直接打破教育内卷,为学生和家长减负,虽然成都今年只是试点,对部分学区开放,不过明年应该会去加大推广。

看到这条消息,网友炸了,现在网上出现了2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00后,他们大呼离谱,毕竟当年自己初中升高中,早上六七点就起来早读了,晚上回到家里作业都要写到11点,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现在出台的福利政策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深陷学历贬值的他们自嘲教育红利没赶上,时代黑利真是一个不落

另一种来自家长,他们看到消息瞬间松了一口气,因为终于不用再为孩子的教育焦虑了,再这么卷下去,家长的钱包和精力都快吃不消了。

四川这回的动静绝对不是个例,而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许10年以后不止中考,高考也有可能会被时代抛弃,哪怕保留下来,也会调整成完全陌生的形式。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6年中考改革实行两考合一,高中升学率要从50%提高到70%。北京,厦门在之前就有提出过类似消息,全国各地确实也都在进行不同的中考改革。有开卷的,有降分的,总的来说改革的方向都是降低升学难度,提高高中的录取率。

主要原因有3个,第一个原因,现在学生的压力真的太大了。

2023年,我国抑郁症人数高达9500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了1/3,更严峻的是,抑郁症正在出现低龄化倾向。你知道目前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是多高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高达20%左右,这还只是2020年的数据,随着内卷加剧,这个数字在这两年只会更高。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很多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本来用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时间由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除了喝水上厕所,老师会明确要求不许孩子下楼玩耍。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因为白天时间被课业安排的满满当当,从早上跑操开始到晚上写完作业上床,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孩子没空拉屎,时间长了排便的生物钟乱了,最后便秘去医院。

根据上海一所学校的统计,每100个学生里面就有13个长期无法顺利排便,而且这还是在教育比较宽松的上海地区,如果在湖北,河南,江浙那些教育内卷大省,情况还会更加严峻。那为什么这么多学生排便都会出现问题呢?答案是课间休息过于紧凑,学生们长期憋着就憋出了问题了。

第二个原因是,教育的回报率太低了。

现在养一个孩子简直就是供养意见奢侈品,中国的育儿成本高到全球第二,仅次于韩国。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美国把一个孩子养到18岁,成本大概是人均GDP的4.11倍,澳大利亚是2.08倍,中国是6.9倍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里面的统计,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把一个新生儿养到17岁,成本需要接近100万之巨。而且在没算买学区房的成本。我觉得赚过钱的朋友都清楚,中国家长应该普遍把自30~50%的收入都放到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上面,养娃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尤其是现在的局势,工作本来就不好找,如果遇到了重点事业,一方面房贷车贷要还,另一边还要给孩子不停地搞补习,我说句实话,家长们怎么承受得住啊。

这还只是金钱投入,没提时间投入,中国的父母绝对是全世界最称职的家长,有人为了孩子几乎倾尽全部精力。以前大家觉得只要好好学习考上本科、考进名校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可现在这个信仰崩塌了,几十上百万的现金砸进去,辅导作业车接车送,精力投入完却在孩子毕业之际喜提待业

智联招聘统计的数据,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找到正经工作的概率只有55.5%,有一半的学生没有好的归宿,就算找到了工作,有一大半的学生工资低于6000,可能只有三四千,还比不上在工厂打螺丝只有初中学历的表弟。

如果放任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家长的心态也扛不住了。

第三个原因是,人口结构的变化。

上海浦东有一所100多年历史的三桥小学,今年竟然之招到22个学生,可老师却有23位,为了不让老师失业,学校还特意把这22个学生分成了5个班,平均一个班4个人,相对于一对一教学,可开学前一天,这所百年老校还是因为生源问题停办了。

初中高中会有影响吗?

答案是不需要预测的 ,因为民办高中已经扛不住了,今年中考补录结果显示,40多所民办高中生源没有招满,哪怕降低录取分数线,还是出现了学校0招生的情况,这种教育空心化现象正在从幼儿园小学蔓延到初中高中。

所以,为了教育系统的健康运转,我们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想办法给老百姓减负,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生孩子不会有那么大压力,这样社会的生育率才会回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家长“自我感动式”签名火了,老... 为了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学校的老师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现在不仅考试的试卷也需要家长签字,...
闽清高级中学这场讲座让师生共学...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与法治观念,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10月12日晚,由闽清县司法局与闽清...
划重点!一批高校公布2026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各大高校陆续公布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招生简章。...
教育大改革,部分地区试点取消中... 一觉醒来,中考变天了,现在成都的奖章已经炸锅了,因为四川教育官宣,成都今年会有8所学校试点小初高12...
海南中小学明年寒暑假时间→ 根据2025年的放假安排 国庆假期结束后 全年法定节假日已休完 已经不少人在关注咨询 海南中小学明年...
怎么才能看出来孩子是不是读书的... 怎么才能看出来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看完你就明白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业有成,但并非所有孩...
2026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上... 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10月9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的结果。2026...
最新排名发布!湖北师范大学在列 今天(10月15日) 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 “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湖北省26所高...
数学家谈数学 数学家谈数学 A、数学家丘成桐:成绩不好不能怪天赋 原创 51学吧 学习方法经验分享 2025年0...
“校园苏州日”全国秋招活动走进...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昨天,2025年“校园苏州日”全国秋招上海高校专场活动在上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