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境”在高考地理中,通常不会作为一个孤立的考点,而是融入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进行考查。它连接了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是理解生态系统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 核心概念理解
生物生境指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繁衍的具体地点的生态环境。它包含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所有环境因素的总和。
在高考地理的语境下,分析一个生物生境,通常从以下几个要素入手:
1. 非生物环境因素(基础条件)
(1)气候
①光照/太阳辐射:决定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能量的根本来源。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喜光植物、喜阴植物)、动物的昼夜活动节律。
②热量/温度: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速率、生长周期、繁殖。决定了动植物的分布界限(如垂直带谱、纬度地带性)。
③降水:决定区域的干湿状况,直接影响植被类型(森林、草原、荒漠)。
④风:影响植物的形态(如旗形树)、种子的传播、水分的蒸发。
(2)地形
①海拔: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形成垂直地带性分异。
②坡向:阳坡(光照强、蒸发强)和阴坡(光照弱、蒸发弱)的水热条件不同,生境差异显著。
③坡度:影响土壤厚度、水分涵养和物质的移动。
(3)水文
①水源:是生物生存的必需品,水源的分布直接决定了许多动物(尤其是大型动物)的迁徙路线和活动范围。
②水质:如水的盐度(淡水、咸水)、矿物质含量等,决定了水生生物的分布。
(4)土壤
①肥力: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②酸碱度: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活动,从而影响植物类型(如酸性土上的茶树)。
③厚度与质地:影响根系的生长和保水能力。
2. 生物环境因素(种间关系)
(1)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2)竞争: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之间争夺共同资源(如食物、水源、空间)。
(3)共生:不同生物彼此互利地生活在一起。
(4)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
二、 高考中的典型考察角度与案例
角度一:分析某地特有生物或奇特现象的生境成因
这是最常见的综合题形式。
(1)案例1:热带雨林的生物生境
(2)问题: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原因。
(3)答题思路
①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栖息空间。
②地形:平原面积广阔,生境连通性好。
③水文: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形成多样的湿地生境。
④历史:地质历史古老,受冰期影响小,生物演化时间长。
⑤生物关系:复杂的食物网和生态位分化,允许更多物种共存。
(1)案例2:高山流石滩(如天山、横断山区)的植被特征
(2)问题:描述高山流石滩植被的生境特点,并分析植被为何低矮、根系发达。
(3)答题思路
a.生境特点:海拔高,寒冷、大风、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土壤贫瘠、多碎石。
b.植被适应性
①低矮、贴地生长:抵御大风,保持温度。
②根系发达:固定植株,在碎石中寻找水分和养分。
③叶片常有绒毛或蜡质:减少水分蒸发和紫外线伤害。
角度二:人类活动对生物生境的改变与影响
这是考察“人地关系”的核心。
(1)案例3:湿地破坏对候鸟的影响
(2)问题:分析长江流域湿地围垦、城市化对候鸟生境的影响。
(3)答题思路
①生境丧失与碎片化:湿地面积减少,导致鸟类栖息、觅食的空间缩小。
②食物来源减少:水生生物减少,鸟类食物短缺。
③人类干扰:噪音、污染、光污染影响鸟类繁殖和迁徙。
④生态廊道阻断:道路、大坝等建设可能切断鸟类的迁徙路线。
(1)案例4:青藏高原修筑铁路(如青藏铁路)的生态措施
(2)问题:为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境,青藏铁路采取了哪些措施?
(3)答题思路
①建立迁徙通道:设置桥梁下方、隧道上方的动物通道,保证其迁徙路线不被阻断。
②减少噪音和震动:采用无缝钢轨等。
③植被恢复与保护:对施工区域的草皮进行移植和恢复。
角度三:全球性环境问题与生物生境
(1)案例5:全球变暖对北极熊生境的影响
(2)问题:说明全球变暖如何威胁北极熊的生存。
(3)答题思路
①海冰融化:北极熊依赖海冰作为捕食海豹的平台。
②捕食期缩短:海冰期变短,北极熊觅食时间减少,脂肪储备不足。
③栖息地缩小:被迫向更高纬度或陆地退缩,与人类冲突增加。
三、 核心答题方法论总结
当在高考中遇到与“生物生境”相关的题目时,请遵循以下步骤:
1.定位区域,明确主导因素:首先判断该区域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地形单元,找出影响生境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如干旱地区的水分、高寒地区的热量)。
2.系统分析,要素关联:
从 “气、地、水、土、生” 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注意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地形 → 气候 → 植被/土壤;气候 → 水文 → 生物。
3.动态视角,关注变化:如果是分析生境的变化,要思考是自然变化(如气候变迁)还是人为活动(如砍伐、污染、工程建设)导致的,并阐述其链式反应。
4.落脚生物,阐述适应:最终要回到生物本身,说明生物是如何适应(或无法适应)这种环境特征的,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5.特别注意:高考地理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题目常以具体的、真实的区域图为背景,要求你运用上述原理进行分析。因此,平时多积累世界和中国典型区域的生境案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