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泛滥的“水赛”成生意
开心田螺
2025-01-19 23:40:16
0

新闻背景:

花钱参加“水赛”之风,正从中小学校蔓延到大学校园。“随手拍张照,参加就有奖”“春节前投稿就有奖”……不少大学生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收到了满屏的“竞赛通知”。

“水赛”刷奖算哪门子综合素质

这些“水赛”主打的就是一个“各取所需”——大学生希望通过参加赛事拿奖、加分,主办方则是图谋大学生的报名费。据调查,这些“水赛”有的报名费高达千元。而一旦打上“国际”名头,报名费会普遍上浮,甚至不少“水赛”已经衍生出二次消费。很明显,这是妥妥地把赛事做成了生意。【】

“水赛”的存在,充满了讽刺意味。一名大四学生曾专门办了“水赛杯”,披露了大学生眼中的“水赛”逻辑。让人颇感黑色幽默的是,这场“假比赛”居然吸引到了真正的赞助商,有人拿着比赛的获奖证书去申请综测加分,竟然真的瞒过了老师的眼睛。【】

高校不能“放水”

这类明显异化的“水赛”,不仅无法发挥学科竞赛应有的教育功能,学生也没有完整、投入地体验竞赛的过程,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增进毫无助益,徒增经济负担,而且还会无形中强化“走捷径”甚至“弄虚作假”的思维习惯。学校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至关重要——不仅要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参赛,也应该主动将“水赛”排除在各种评选、加分项目之外。【】

挤出“水赛”的水分,关键在于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一方面,不妨减少对竞赛获奖这些硬性指标的依赖,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细化综合素质测评的规则,严格审核和把关竞赛的资质,必要时可探索将其纳入校园诚信体系,遏制不劳而获的冲动,引导学生抛弃功利心态。【】

斩断生意的链条

门槛低、获奖率高、组织松散的“水赛”早已背离了竞赛的本义,沦为各路投机取巧者敛财的工具。要彻底根除,既要从供给端监督,挤出竞赛的“水分”、斩断生意的链条;也需要在需求端着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高校当好把关人。【】

由于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学校应定期更新竞赛的“白名单”与“黑名单”,让无意“水奖”者提前避雷。对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水赛”,监管力量也应细致排查、露头就打,让畸形的“竞赛生意经”无利可图。【】

(以上综合光明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

V视角:

@心柔:要让组织“水赛”者无利可图。

@很叨叨:奖项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风花雪:把弄虚作假当成走向成功的捷径,丧失了诚信品质。

@禾斗田力:几乎人人获奖,这样的证书有多大参考价值?

@可灵可莉:“含水量”越高,“含金量”越低。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水赛”泛滥,消解了竞赛的权威性,滋长了学生的功利心,没有任何价值,徒留自娱自乐。赛事不是生意,挤出竞赛的水分,就要对不良机构严厉打击,斩断利益链条,让投机取巧者无利可图。高校更要拿出态度,守住学术诚信底线,主动将“水赛”排除在各种评奖评优之外,让真才实学成为最好的“加分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历年大学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解析... Part Ⅲ Reading Comprehension (40 minutes) Section ...
上海这所211大学,五年排名跌... 上海大学的排名咋像坐滑梯一样,从2021年的全国43名跌到了2025年的61名,连续五年退步,在21...
“漂洋过海”来中国?贵阳市民捡... 前几天,家住贵阳的小徐意外捡到一只无法飞行的鸽子,对鸽子进行救护后,她希望能为鸽子寻回主人。而记者调...
东京学术塾| 东京科学大学|电... 东京科学大学电子电气系考试内容 #2025年实施(真题见文末) 电磁: 平行平板导体之间电场电位...
谁的大学入学率最高?新西兰高中... 新西兰的教育体制被视为世界最好的教育体制之一,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体制,沿袭了英式教育的理念,尤其...
首批12名博士,西华师大迎来上...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8700余名本科生,1995名硕士生,12名首批博士生,180余名留学生。9月...
十点读平潭│风婆婆和木麻黄叔叔 韩丽云,平潭岚城中心小学教师,2022年入选“美丽青年乡村教师”全国百人名单,是扎根海岛教育、以文字...
责任与回报的失衡困境:班主任没...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有一个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那就是学校让老师当班主任居然得靠抽签来决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