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5月19日消息(记者 常迪)5月18日,深圳理工大学迎来今年首场校园开放日。当天,近万名学生和家长走进学校,通过校园参观、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了解学校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和师资力量,感受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时,超20万人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云游”深圳理工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2025年首场校园开放日(央广网记者常迪 摄)
活动当天,深圳理工大学“梦想枢纽”打卡墙正式启用。中科附高优秀学生代表赵靖轩、彭铭康与深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共同按下感应按钮。
此外,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深圳理工大学联合承办的“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也在当天一同拉开帷幕。展览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科技报国使命”为主题,撷取19位百年诞辰院士的箴言语录、科学成就、人生故事、风采照片,展现邓稼先、闵恩泽等科学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报国情怀。朱迪俭为展览揭幕,号召青年学子沿着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感受“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汲取前进力量,书写自己的科学人生。
在发展主题报告会环节,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详细介绍了深圳理工的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及未来规划。他表示,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办学模式,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走“小而精”的办学之路;学科建设上,追求优势特色,不求全但求强;学生培养上,以本为本,不求多但求精,开展精英式本科教育。
深圳理工大学2025年首场校园开放日(央广网记者常迪 摄)
深圳理工大学教务长赵伟表示,学校是国家探索新型办学模式的试点,围绕“六深”(“深脑、深智、生命、深空、深海、深地”六大领域)理念构建学院、研究院、书院“三院一体”培养体系:教学上实施“4+1”培养模式(每周4天课程学习+1天科研轮转),由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授课。“大学各有千秋,深圳理工大学欢迎敢闯敢试、理论实践结合、喜欢多元校园生活、敢于交流的学生”。
开放日当天,深圳理工大学的展厅、实验室、书院等场所全面开放,学生和家长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生活环境。在“三院一体”展示区,学院、研究院和书院集中亮相,为来访者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让大家对深圳理工的培养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文创打卡区,吸引学子与家长互动打卡,了解深圳理工科技硬实力背后的人文情怀。
今年,深圳理工校园参观环节还特别增设了兄弟高校展示区。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携前沿学科与科研成果亮相;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5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展示创新平台与产学研融合的独特魅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国际化高校带来多元教育体验;深圳技术大学聚焦应用技术特色,校企合作成果亮眼。现场招生政策解读、专业选择指导一站到位,助力学子探索未来学术路径。
前来参加开放日的李同学表示,“我对计算机科学很感兴趣,深圳理工大学的‘4+1’模式让我很心动,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直接进入实验室实践,对未来的科研和就业都有很大帮助。”
2025年,深圳理工面向广东、内蒙古、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自治区开展本科招生,计划招收360人,录取批次为本科普通批,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组合。学校首年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统一录取,大二开放所有专业自主选择,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神经科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合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