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
学前教育免费政策推进:
幼儿园办园主体的诉求不可忽视
本报记者 朱英杰
“学前教育免费政策,对于公众来说肯定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大量经费如何保障?这是需要各方审慎思考和实践的一件大事。”谈及学前教育免费政策,第十一、十二届福建省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委员谢燕川开门见山。“绝对要避免因为学前教育免费,造成学前教育质量下滑的问题。”
谢燕川向记者介绍,当前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因城市差异有所不同,在一些一线城市,生均实际培养成本甚至能达到3000到4000元。“而公办幼儿园家长分担的成本几乎只占10%-20%,其余的大量经费都是由国家财政补充的。”
“但普惠性民办园却无法获得如此比例的财政支持。”让谢燕川颇感忧心的是,在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双类型并行的当下,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是否意味着公办幼儿园将进一步提高获得政府财政支持水平,从而可以实现生均成本的全覆盖?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又是否有机会可以和公办幼儿园一样获得相同标准的政府财政经费支持?
“如果不能对普惠性民办园进行统一标准的经费拨款,将进一步拉大公办园与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园成本间的差距。在学前教育免费的背景下,将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造成致命打击。”谢燕川补充介绍,因普惠性民办园本身需要承担包括教师工资、维修折旧损耗费、房屋租金、行政运营等费用在内的更高额的办园成本,所以如果不按照生均经费标准和师资标准,对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进行同标准补贴,不少普惠性民办园在高额的生均培养成本和生存竞争压力下,只能面对关停的结局。“而若大量民办园关停,政府将在学前教育上承担更巨额的费用支出。这对各地政府来说,都将带来严重的财政压力。”
由此,谢燕川建议,推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应基于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学主体视角进行审慎考量。“最基本的,要保证双方获得同等标准的财政支持,进而保证学前教育能有序发展,以为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学前教育做好保障。”
相关资讯
1
免费学前教育来了
据7月25日新华社有关消息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
会议指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惠民举措。
会议强调,要指导各地尽快细化工作方案,按照分担比例安排好补助资金,确保按时足额拨付。要加强动态监测评估,科学核算办园成本,统筹好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政策衔接和兜底保障。要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坚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则,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提升办园质量水平。要加强学前教育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守护好在园儿童身心健康。 (朱英杰)
2
“免费学前教育”
对民办幼儿园的影响
马学雷
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近两天,相关行业内很多人开始探讨这一政策对民办幼儿园(以下简称“民办园”)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免费学前教育”政策,不是有的人认为的“要民办园必须免费”或“完全取消民办园”。因为这一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早就开始实践探索,相关措施早能够看出端倪,即对公办园是新建、扩建,对民办园要进行普惠认定、财政补贴、购买服务。且这次会议明确表明:“要统筹好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就说明既不会取消民办园,也不会全然要求民办园免费,而是会采用财政补助的方式推进民办幼儿园开展免费学前教育。
同时根据既往举措和政策前瞻判断,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对民办园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危机并存,优胜劣汰加速。
对于普惠性民办园来说,政策红利与提质压力并存,如果能获得政府补助,肯定会显著改善普惠性民办园的财务状况,招生越多,补助越多。但这一定是以质量提升为前提的,否则这些民办园不但不会获得政府补助,还会受到有政府补助的民办园的挤压。
对于营利性民办园来说,按照既往各地政策,因为营利性,很难获得政府补助,优价只能靠提供优质教育来支撑。相对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营利性民办园只有为家长们提供高性价服务,才能获得家长青睐,否则,生源流失问题也是必然。历史上就是如此,2018年以来,在供不应求时代产生的低质量营利性民办园纷纷关闭,数量远超普惠性民办园。
归根结底,质量是民办园生存发展的基础。适龄入园儿童减少,幼儿园学位已经供过于求,不论公办园还是民办园,不论普惠性民办园还是营利性民办园,学位都在不断冗余,家长可选择的余地很大。在这种竞争态势下,民办园不论是寻求政府的补助,还是寻求市场的支持,都要以优质为基础,用质量来说话。营利性民办园因为收费高,更要在优质的基础上向高端、特色发展,提供与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不同的差异化服务。
另外强调一点,这次会议提到“统筹好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的前提是“要加强动态监测评估,科学核算办园成本。”这意味着,民办园获得政府补助的同时,对民办园的规范、优质、公益性要求也会变得更高。简言之,民办园既然享受政府补助,就要接受政府严格监管。
民办园一定要改变以前财务管理粗放的模式,依法依规收费与支出,经得住有关部门检查和审计,这既是争取获得财政补助的基础,也是自身实现优质、公益发展的保障。
总而言之,“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将通过财政补助等举措,对民办园产生“普惠性民办园危机并存,营利性民办园非优即关”的影响。这是行业洗牌的催化剂。普惠性民办园要抓规范、保证优质以求得政府补助,营利性民办园要抓高端、做特色赢得市场认可。
(作者系城华教育智库理事长、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监事长)
责编:朱英杰
制作:王 慧
审核:贺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