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妈
养孩子是不是总在“愁”?小学愁他写作业磨磨蹭蹭,中学怕他叛逆跟你对着干,天天盯着、催着、吼着,自己累得嗓子冒烟,孩子还不领情。
其实,养孩子不是“驯兽”,不用天天绷紧弦;也不是“种地”,不用盼着他立马长成才。
找对方法,孩子能少点叛逆、多点出息,咱们当爸妈的也能少点烦躁、多点轻松——关键就在这三件事上,做好了,日子能顺不少。
1、少管“该他自己做的事”,放权才养出有主见的孩子,父母也省心
谁没替孩子“包办”过?早上帮他穿衣服,晚上帮他收拾书包,连选兴趣班都替他定好,美其名曰“为他好”。
可你管得越多,孩子越依赖,等他大点想自己做主了,就容易跟你对着干。
小区里的晨晨妈以前就爱管,晨晨上三年级了还帮他整理书桌,结果晨晨总丢三落四,还说“反正妈妈会帮我弄”。
后来晨晨妈狠下心“不管了”,让晨晨自己收拾,刚开始他总忘带课本,被老师批评了两次,慢慢就记牢了,现在还能把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
晨晨妈说:“以前天天盯着他的书桌,我烦他也烦,现在不管了,他倒能干了,我也轻松。”
孩子的事就像他的“作业”,该他做的你别抢,他做砸了也别骂,让他自己吃点亏、长点记性。
你少管点,孩子反而能长出“主见”,不用你天天催着走;你也能腾出时间歇口气,不用把精力都耗在琐事上,多好。
2、别总说“你该这样”,换成“你觉得咋办”,平等沟通少叛逆
谁没跟孩子“吵过架”?你说“先写作业再玩”,他偏要“先玩再写”;你说“穿这件厚衣服”,他偏要穿薄的,最后你吼他哭,事儿没解决,还伤了感情。
其实,孩子叛逆不是“故意跟你作对”,是他想被尊重,不想总被你“指挥”。
隔壁的小远爸就很会沟通,小远不想上英语班,说“太无聊了”,小远爸没说“必须去,为你好”,而是说“你觉得无聊,是因为老师讲得慢,还是内容太难?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最后俩人商量,把周末的英语班换成线上趣味课,小远不仅愿意学了,还主动跟爸爸说“今天学了新单词”。
跟孩子说话别总用“命令句”,多问问“你觉得呢”“你想咋做”,他会觉得“爸妈尊重我”,反而愿意跟你商量,不跟你对着干。
你不用天天吼,他也不用偷偷反抗,沟通轻松了,日子自然顺。
3、父母别“瞎焦虑”,先稳住自己,孩子才能不慌不忙长出息
谁没为孩子“焦虑”过?他一次考不好,你就怕他以后考不上大学;他跟同学闹矛盾,你就怕他“不合群”;天天盯着别人的孩子“人家考第一”“人家会弹琴”,越比越慌,越慌越催,孩子烦,你也累。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像“种树”,有快有慢,你别总拿他跟别人比,也别总担心“他长不好”。小区里的李阿姨就很淡定,孙子数学考了70分,她没说“你咋这么笨”,而是说“比上次多了 5 分,进步了,咱们看看哪里错了”。
孙子慢慢有了信心,现在数学能考90多分,李阿姨也没天天盯着分数,该跳广场舞跳广场舞,日子过得很滋润。
父母的焦虑就像“乌云”,你天天愁眉苦脸,孩子也会觉得“日子没意思”;你稳住自己,不瞎比、不瞎催,孩子反而能按自己的节奏长,慢慢长出“出息”。
你轻松了,孩子也能开开心心的,这才是养孩子该有的样子。
写在最后
养孩子不是“苦差事”,不用你天天绷紧弦、熬白头。
少管点他的琐事,他能长主见;多尊重他的想法,他能少叛逆;你少点焦虑,自己轻松,孩子也能稳稳当当长出息。
别总想着“把他养成啥样”,先想想“咋让他愿意跟你走”;别总盯着“他没做好的”,多看看“他努力的地方”。
你轻松了,孩子才能不慌;你尊重他了,孩子才能不叛逆;你信任他了,孩子才能长出息。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