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高校研招信息汇总
点击查看:
高校专业要上新了!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经统计, 本次申报专业拟新增863个。从申报的专业类型来看,2025年度共申报239种专业。其中, 低空技术与工程拟新增数量最多,为120个;网络空间安全次之,拟新增数量为55个。
从2025年普通本科高校申报专业 Top20来看,低空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教育、健康与医疗保障、老年医学与健康、中医学、未来机器人、中医康复学等专业榜上有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高校申报专业中,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拟新增数量最多,有120所高校申报,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有55所高校申请的专业“网络空间安全”。 申请高校包括宁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低空技术与工程”是在低空经济市场需求下催生出来的一个新专业。今年4月,该专业作为新增的29种专业之一,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
据悉,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为 交叉工程类, 修业年限为4年,毕业生将被授予工学学位。
国家战略布局“低空经济”
催生“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标志着其迈入国家战略统筹的新阶段。随着我国低空领域政策逐步放开,低空经济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涵盖了低空飞行器(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某些地区可能延伸至3000米以内的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设备维护等众多产业环节。
作为新质生产力催生的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深度融合无人机、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5G通信等技术,带动航空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链迭代升级, 是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领域。其相关产业链长、应用场景丰富,覆盖制造、基建、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24年通用航空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注册无人机运营企业已达1.9万家,传统通航企业628家,全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6800亿元,同比增长28%。赛迪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低空经济产业链(图片来源网络)
在低空经济迅猛发展、人才需求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去年年底,教育部网站公示:全国6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并于今年启动首次招生。六所学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这6所高校均是实力强劲,且在低空技术相关的学科专业领域有深厚沉淀的“双一流”高校。今年9月,6所高校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来首届本科生。
低空经济相关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什么?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求学生 系统掌握低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低空导航与控制、低空交通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先进设计软件和实验测试手段研发低空飞行器;拥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可以针对低空复杂环境下的技术难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责任教授蒙志君介绍。
与传统的航空航天类专业相比,“低空技术与工程” 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跨学科融合和紧扣低空应用场景两个方面。
它打破传统学科界限, 融合了飞行器设计、智能控制、交通管理等多个维度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低空实际问题的能力。该专业 更聚焦低空领域,针对小型低空飞行器的多样性应用场景,使学生对低空产业技术和运营模式有更精准深入的理解,更能契合当下低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特殊需求。
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如何?
作为交叉工程类专业,该专业就业方向广泛,主要面向:
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从事飞行器设计研发、生产装配、性能测试等工作;
低空运营企业,如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物流无人机配送等,担任运营规划、飞行调度等岗位;
低空设备维护与保障单位,执行设备检修、故障排除、技术维护等任务。
此外,还可以到相关 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从事科研项目研究、政策法规制定与监管等工作。
随着低空经济的井喷式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持续攀升,据预测,未来5-10年该领域人才缺口将达数十万,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发展空间较为可观。
对于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的高校来说,“试点”亦是“考点”。作为全新的专业领域,其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搭建等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就目前已布点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6所高校来说,其在相关领域均已具备深厚的学科优势、专业基础、师资力量及办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