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无数家长问我同一个问题。“哪些专业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
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四个特殊的专业。它们被称为“天坑”专业。本科毕业确实很难找到满意工作。
但是,读完研究生之后,情况完全不同了。
1 生物科学:从“劝退”到“香饽饽”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就业率不到60%。这个数据让很多人震惊。我认识一个学生,本科生物科学毕业。投了50多份简历。只收到3个面试通知。最后在一家小型制药公司做质检员。月薪3500元。她当时很绝望,觉得四年大学白读了。
但这个故事有反转,她咬牙读了研究生,专攻分子生物学方向。硕士毕业后,华大基因直接开出18万年薪。两年后跳槽到某知名药企。年薪已经达到35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生物科学是典型的研究型学科,本科阶段只是打基础。
真正的核心技术和研究能力,需要在研究生阶段才能掌握。
现在生物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基因测序、细胞治疗、新药研发...这些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
2023年生物技术硕士平均起薪15-25万。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年薪可达50万以上。
2 化学:从实验室到产业前沿
化学专业的尴尬,我见过太多次了。本科化学专业就业率仅为65%左右,很多学生毕业后只能去中小学当老师,或者进入传统化工企业做技术员,起薪普遍在4000-6000元,工作环境还不太理想。
但是研究生化学专业,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特别是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这几个方向。读研之后直接对接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电池、半导体材料、精细化工...这些都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我们有个学生,化学硕士毕业。直接进入某新能源公司做电池材料研发。入职年薪22万,工作第三年已经升到主管,年薪达到40万。
化学硕士在制药、新材料、环保等行业都是抢手货,平均起薪比本科高出一倍多。
3 材料科学:国家战略需要的专业
材料专业被称为“万金油”专业。,听起来什么都能做。实际上本科毕业什么都做不好。
本科材料专业对口就业率不足50%。很多人转行做销售、考公务员。真正从事材料研发工作的很少。即使找到专业对口工作,待遇也不理想。
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让人刮目相看。
中国制造2025、碳中和目标,都离不开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5G通信...每个行业都需要材料专家。
华为每年从材料专业招聘大量硕士研究生。起薪就是25万+。工作几年后,很多人年薪都超过50万。因为他们掌握的是核心技术,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材料硕士在半导体、新能源、航空等行业都是稀缺人才。
4 环境科学:从“边缘”到“刚需”
环境科学专业,曾经是最不被看好的专业之一。本科环境专业就业质量确实不高。主要去向是环保公司、政府环保部门。工作比较基础,薪资水平一般,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说后悔选择这个专业。
但近几年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双碳”目标让环境专业彻底翻身,碳交易、环保技术、绿色金融...新兴领域层出不穷,都需要专业的环境科学人才。
我认识一个环境工程硕士,毕业后进入某大型央企做碳资产管理。年薪直接35万起步,因为现在每个大企业都需要碳排放专家,这是政策硬性要求。
环境硕士在咨询公司、金融机构也很受欢迎。ESG投资、绿色债券评估...这些都是高薪岗位。
表面上看,这四个专业确实是“天坑”,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慢热型”专业,需要更长的培养周期,更深的专业积淀。
这些专业有个共同特点,都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基础学科,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明显收益,但长期价值巨大,本科阶段只是入门,真正的机会在研究生及以上层次。
如果你的孩子对这些专业有兴趣,我的建议是。要么不选,要选就要做好读研的准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这些专业的价值,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