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育是一粒种子,
文明就是土壤。
在海淀,十大特色教室的发布,
让这粒种子破土而出,
逐渐长成一片文明的森林。
近日,海淀教育大会上,
十大教室正式亮相。
它们不是普通的教室,
没有围墙、没有边界,
甚至有的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课桌”。
它们是行走的课堂,是文明的载体,
更是孩子们精神成长的“营养基石”。
01
把课堂“搬”进历史,让红色基因活起来
走进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红色文化教室,老式电话机、泛黄的文件袋、复原的办公室场景,瞬间将时光拉回 “进京赶考” 的峥嵘岁月。这里没有枯燥的宣讲,只有 “行走的思政课”——学生们捧着 “四季研学手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聆听 “毛泽东同志在双清别墅” 的故事,有的化身 “小小宣讲员”,向同龄人讲述革命先辈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的纪律意识。
而在“两弹一星” 教室里,另一种红色精神正激荡人心。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内,朗朗讲述声穿过展厅:“他们在戈壁滩上,喝着苦水也要搞出原子弹,就怕国家受欺负。” 展柜里的航天实物模型、多媒体重现的 “两弹爆炸” 瞬间,让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学生们在这里通过 “模拟火箭发射” 实验,既学到了科学知识,更读懂了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的担当。
02
科创赋能:
让创新文明点亮未来梦想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海淀的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与 “创新” 同频。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航空航天科技教室,新舟60遥感飞机、“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等真实科技载体,以及数字地球平台、航天器模型等互动场景,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航天航空科技,体验遥感操作、浮力实验与大数据分析,感受航天人“牧星耕宇”的豪情,激发科学兴趣与探索精神。“原来‘北斗’导航是这样工作的!” 一名学生在体验后兴奋地说,这种 “看得见的科技”,正让 “探索未知” 的创新精神在心中发芽。
中关村村史馆中关村创新精神教室则讲述着 “海淀自己的创新故事”。村史馆里,从早期科研人员的手写笔记,到如今人工智能的演示模型,清晰呈现了中关村从 “电子一条街” 到 “世界创新高地” 的蜕变。学生们在这里读 “王选院士研发汉字激光照排” 的故事,看 “党员科学家团队攻克芯片难题” 的影像,理解 “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脚踏实地的坚守”。
而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人工智能教室里,“未来感”与“实用性”并存。教室不仅为中小学生搭建起接触尖端AI技术的桥梁,更通过系统化的实践与创新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团队协作及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03
文化根脉:
让文明自信在古今对话中生长
文化是文明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海淀精神文明建设的“源头活水”。
敬德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室围绕“修身、立志、报国”展开,学生可在此诵读《论语》《诗经》、参与敬师礼与成人礼、体验传统技艺与中医药文化,通过学术讲座、主题研学、线上线下融合等多种教学形式,深入感受中华文明深邃内涵与礼乐魅力。
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海淀” 教室则在三山五园的园林意境中,打开 “古今对话” 的窗口。学生可通过拼插地图、解密文物、体验造园艺术,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金石书画到AI艺术,多元展览拓宽审美视野,激发创造潜能。
04
生态与劳动:
让文明实践在自然与汗水里沉淀
文明不仅是精神的滋养,更是实践的行动。北京林业大学鹫峰生态文明教室藏在鹫峰国家森林公园里,这里的 “课堂” 没有墙壁:学生们拿着测土仪蹲在林间,记录不同树木下的土壤成分;观鸟台上,有人举着望远镜,辨认 “斑鸠”“麻雀” 的身影;碳中和实验区,大家通过模拟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 的过程,理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
海淀区上庄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京西稻劳动实践教室则让 “劳动” 成为最好的文明课。上庄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里,学生们挽起裤脚走进稻田,弯腰插秧时,泥土沾满指尖;收割季节,挥镰割稻的汗水滴落在稻穗上;碾米车间里,看着稻谷变成白米,有人感叹 “一粒米要经过这么多步骤!”。教室的 “智慧农场” 区更让学生大开眼界:无人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云耕系统实时显示稻田湿度,“传统农耕” 与 “现代科技” 的对比,让学生读懂 “劳动创造价值” 的道理。
首都体育学院综合体育教室则在奥林匹克精神中,诠释 “身心健康” 的文明内涵。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里,学生们触摸着奥运火炬,听讲解员讲述 “许海峰射落首金” 的故事;冰雪体验区,有人踩着模拟滑雪板,感受 “速度与激情”;体质监测室里,专业仪器为大家分析 “如何科学锻炼”。教室融合 “体育精神” 与 “心理教育”,开设 “团队协作游戏课”,让学生在 “接力跑”“拔河” 中学会 “互助”“坚持”。
课堂小世界
文明大窗口
这十大教室,如同十扇窗口,
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教育的本质,
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海淀,这十大教室正在成为
摇动、推动、唤醒的重要力量。
未来,这些教室将继续作为
海淀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