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AUTUMN
“芦芒”印记
——从第一个脚印开始
桔园小学一年级新生
适应性课程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金秋渐深,桂香初溢,桔园小学一年级的“小芦苇”们,已经背着书包在校园里探索了一个多月。这段时间里,他们的小脑瓜里装着哪些惊奇与秘密呢?今天,我们不是简单回顾《小芦苇成长册》的内容,而是想邀请您,蹲下身来,倾听那些充满童趣的对话,并在心理老师的解读中,一起触摸孩子心灵成长的脉络。
情绪晴雨表
从“妈妈不要走”到“我自己可以”

母子对话
(放学路上,蹦蹦跳跳)“妈妈,今天你离开以后,我鼻子酸了一下,但是没有哭哦!因为我记得你说,眼泪小精灵要留着讲有趣的故事时,才把它请出来。”

(惊喜地)“哇!你成功把‘酸鼻子’打败了?快告诉妈妈,是什么魔法帮了你?”

(骄傲地)“是窗台上的小盆栽!你走了我就去看它,发现它长了一片新叶子,我就忘记难过了!”

#
我的情绪日记

DIARY
DIARY


学科万花筒
从“好玩”到“学问”的奇妙之旅

母子对话
(举着语文书):“妈妈,‘口’字加一笔能变什么?我变成了‘中’!我们班还有小朋友变成了‘日’和‘田’,像变魔术一样!”
(启发地):“这个魔术真有趣!那‘口’字加三笔呢?我们一起来变一变?”

(眼睛一亮):“好!我要变成‘吐’,吐舌头的吐!”

心理老师解读:
孩子对汉字“魔术”的热情,展现了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他们不再将汉字视为一个孤立的图形,而是发现了其构字规律,这是一种 foundational 的认知飞跃。
家长此时的接力(“再加两笔呢?”),完美地保护并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将学习包裹在游戏的外衣下,让孩子感受到“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这种内在动机是未来克服学习困难最宝贵的心理资源。


SCHOOL



#
快乐成长

校园探秘家
在规则与秩序中找到归属感

母子对话
(认真地):“妈妈,我今天当‘小管家’了!我负责提醒大家排队要像小火车一样,静、齐、快!”
(肯定地):“哇!你成了维护秩序的小卫士,感觉怎么样?”
(自豪地): “很有力量!老师说我做得特别棒!”

#
小探险家

EXPLARER


美丽校园


#
我爱学校

交往甜甜圈
学习交朋友的“魔法咒语”

母子对话
(有些失落):“妈妈,今天我想和乐乐一起玩,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说。”
(充当“军师”):“嗯,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们想想‘交友魔法’里有什么咒语?比如‘你的玩具真酷,我们可以一起玩吗?’”
(第二天放学,开心地):“妈妈,魔法生效了!我用了你教的咒语,乐乐就和我一起搭城堡了!”

心理老师解读:
从“不知道怎么说”到主动使用“交友咒语”,孩子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社交技能习得。对于低龄孩子,具体的、可操作的语言比“你去和他一起玩”这样的模糊指令有效得多。
家长扮演“社交教练”或“军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提供方法,但不包办代替。当孩子成功运用技巧并获得积极反馈后,他的社交自信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增长,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我的好朋友



FRIEND

FRIEND


#
新朋友

习惯养成记
从“妈妈帮我”到“我自己来”

母子对话
(关心地):“ 宝贝,明天有美术课,要带什么呢?”
(立刻跑向课程表):“等一下妈妈,我自己看!嗯……要带水彩笔、勾线笔,还有……胶棒!”
(鼓励地):“你现在真是‘课程表小达人’了,比妈妈记得还清楚!”

#
好习惯

AUTUMN



#
健康成长

我的小天地
在集体中,守护独特的“我”

母子对话
(画画时):“妈妈,老师让我们画‘我的好朋友’,他们都画了小朋友,我画了我们班的小乌龟‘慢慢’,可以吗?”
(支持地):“当然可以!‘慢慢’也是你的好朋友,它每天安静地陪着你。你的想法真的很特别。”
(安心地笑了):“嗯,我就画‘慢慢’。”

心理老师解读:
这是一个关于个性与从众的微妙时刻。孩子在遵从指令(画好朋友)的同时,勇敢地表达了独特的自我(选择小乌龟)。
妈妈的肯定——“你的想法真的很特别”,是在呵护孩子宝贵的独特性和创造力。在适应集体规则的同时,不磨灭自我的光芒,这对孩子的健康人格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在集体中,“做自己”同样会被接纳和欣赏。


画好朋友



做自己
我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