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继续降温,创近五年新低,2026考研报名343万人,相比2025年减少45万,相比2023年峰值474万,直接减少131万,考研报名人数近十年首次出现的“三连降”,甚至还出现了考研人数被考公反超的局面,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考研被很多人认为是“第二次高考”,考生想要成功上岸,难度非常大,尤其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想要考名校难度更大,竞争非常激烈,可是即便考研难度很大,但是报考人数不减,考研报考人数持续上升,直到2023年高考达到顶峰,考研报考人数高达474万,可是2023年后考研报考人数开始下降,短短三年时间考研人数降幅达27.6%,按照如此速度,估计要不多久考研报名人数会跌破300万大关,考研报名人数下降,这意味着"考研热"显著退潮,那么为何考研热会骤减?
第一,回归理性
考研曾经是很多本科毕业生的首选,毕业后就盲目跟从考研,这说明一些考生开始人间清醒,不再执着于用考研来提升学历,开始主动提升自身能力,比如一些名校毕业生 开始选择读职业院校来培养自己的技能,所以说考研报名人数下降与考生们的认知和思想变化有关,部分考生不再追求高学历,开始人间清醒,因此近3年报名人数连续下降其实在是在“挤水分”,把盲从选择考研的人过滤掉。

第二,考研成本提高
专硕学费暴涨专硕学费暴涨,比如部分部分名校金融专硕达20-30万/两年,甚至一些高校还不提供住宿,这样大大增加了考研的成本,因此一些考生权衡利弊后,选择放弃考研。
还有,教育部明确专硕占比升至67%,学术型人才培养向博士阶段转移,导致学硕缩招。
第三,考公人数增加
说明2026年国考报名人数约372万,首次反超考研报名人数,这说明很多人开始以就业为首要选项,以“稳定优先”取代“学历崇拜”,变得更加理性务实起来,当然,考公难度也是非常大。

当然,考研报名人数虽然下降,但是考研难度估计不会下降,考生想要读好大学研究生,必须要去全力以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