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更爱玩平板不爱看书,如何才能让他主动拿起儿童书籍?
开心田螺
2025-11-25 02:08:17
0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许多家长都非常关心的话题,那就是:孩子更爱玩平板,不爱看书,怎么办?

在现代社会,许多孩子沉迷于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往往对纸质书籍没有兴趣。这不仅让家长焦虑,也让孩子错失了阅读带来的独特乐趣和知识积累。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主动拿起儿童书籍、摆脱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呢?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实用的策略,帮助家长通过合理引导,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主动选择书籍。

孩子更爱玩平板,不爱看书,如何让他主动拿起儿童书籍?

1. 不要一刀切禁止平板,合理引导孩子的兴趣

很多家长一开始都选择强制没收平板,试图通过“惩罚”来控制孩子的使用时间,但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先顺后导”,让孩子感受到平板和书籍并非对立,而是可以互补的存在。

(1)平板“限时+可控”,与阅读形成正向激励

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些规则,例如:“每天先完成20分钟阅读,再看30分钟平板”。这样不仅给了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同时也通过平板的使用,激励孩子进行更多的阅读。对于低年级孩子,可以缩短为10分钟阅读,20分钟平板时间。重点是让孩子明白,阅读是可以与玩平板并存的,而非替代它。

(2)用“平板相关”的书籍搭建桥梁

平板的吸引力往往源自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可以通过购买与孩子平板上喜欢的内容相关的书籍,来搭建从电子设备到书籍的桥梁。比如,孩子喜欢《小猪佩奇》的动画,可以选择相应的绘本;喜欢拼装积木的孩子,可以选择《积木搭建创意手册》或《工程车科普书》。这种方式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兴趣,还能激发他们对书籍的好奇心。

2. 降低阅读门槛,让书籍“触手可及”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看书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书籍不感兴趣,而是因为书籍离他们太远,或者他们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降低孩子阅读的“启动门槛”,让孩子更容易接触到书籍。

(1)书籍随处可见

家长可以将书籍放在孩子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像客厅沙发旁、床头、餐桌边甚至卫生间。孩子随时都可以拿起一本书,翻几页,形成“看书是一件自然的事”的习惯。如果书籍太过集中在书柜里,孩子很可能会觉得“看书是一件麻烦事”。而当书籍散布在家中各个角落时,孩子便会自然地接触到它们。

(2)选书“投其所好”

家长选书时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而非一味地给孩子购买“教育性”强的书籍。比如,如果孩子喜欢恐龙,可以购买恐龙图鉴;喜欢汽车的,可以选购汽车知识书籍;喜欢漫画的孩子,则可以选购优质儿童漫画,如《父与子》、《大中华寻宝记》。这种兴趣导向的选书方式,能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进而慢慢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3. 让阅读充满乐趣,给孩子一个愉快的阅读体验

阅读不该是枯燥无味的,家长可以通过互动、奖励等方式,让孩子觉得“看书比玩平板更有趣”。

(1)亲子共读,让阅读变成亲子互动的游戏

3-6岁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朗读绘本,例如在读《好饿的毛毛虫》时模仿毛毛虫吃东西的声音,或者在读《大卫,不可以》时模仿妈妈的语气。这种角色扮演式的亲子共读,能让孩子更深刻地感受到故事的乐趣。在故事结束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画角色头像,甚至进行小小的表演,让阅读不再是单纯的看,而是一次亲子共度的快乐时光。

(2)设置小目标和小奖励,给孩子成就感

家长可以制作“阅读打卡表”,每天让孩子阅读一定时间,完成任务后贴上一个小贴纸,集满一定数量的贴纸后就可以奖励一次亲子活动,如去公园、看电影等。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励孩子进行阅读,还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值得注意的是,奖励应避免与平板的使用挂钩,而是通过亲子活动或小小的书籍奖励来增加孩子的阅读动力。

(3)利用感官体验提升阅读的吸引力

为了增加孩子对书籍的兴趣,家长可以选择互动型的书籍,例如触摸书、立体书、发声书等。这些书籍通过多感官的互动体验,比传统书籍更加吸引孩子,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另外,将阅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能增加趣味性。例如,读《海底世界》时,带孩子去水族馆参观,读《昆虫记》时,可以带孩子去公园观察蝴蝶或蚂蚁。

4. 家长要做榜样,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如果家长每天都沉浸在手机、平板和电子设备中,孩子自然也会模仿这种行为。因此,家长应该主动做出表率,营造全家一起阅读的氛围。

(1)固定家庭阅读时间

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比如晚上7点到8点,家里全员放下电子设备,专注于各自的阅读。无论是家长读书、杂志,还是孩子读绘本、故事书,大家都一起安静地享受这段时光,这样孩子会感到阅读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2)家长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

家长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比如:“今天妈妈读了一本书,讲的是关于勇气的故事,想不想听我讲讲?”通过家长的分享,孩子会感受到阅读不仅仅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也是一个愉悦的体验。

5. 避免让孩子觉得阅读是惩罚

(1)别把看书当惩罚

“今天不准玩平板,只能看书”这种做法,会让孩子把“看书”与“惩罚”关联起来,形成对阅读的排斥感。家长应该让阅读成为一种自然而愉快的活动,而不是用来惩罚孩子的工具。

(2)避免频繁打断孩子

在孩子专心看书时,家长应该尽量避免频繁打断。让孩子自己沉浸在阅读中,享受每一页的故事,不要总是纠正他们的发音或催促他们读得更快。

(3)不要攀比阅读量

每个孩子的阅读节奏不同,不必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只要孩子每天比昨天多读一点书,就意味着他们在进步。

总结:

要让孩子主动选择书籍并摆脱平板的诱惑,最关键的是通过降低阅读门槛、增加阅读乐趣、营造家庭阅读氛围等方式,让孩子自然地爱上阅读。通过亲子共读、合理奖励和让书籍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电子设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享受阅读带来的深度沉浸与知识的积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区职教技能大赛跨境电子商务赛... 11月18日,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跨境电子商务赛项,在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正式...
孩子更爱玩平板不爱看书,如何才...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许多家长都非常关心的话题,那就是:孩子更爱玩平板,不爱看书,怎么办? 在现代...
中小学寒假时间出炉,快来看看重... 家长、学生们最关心的 2026年寒假几时开始放? 有多少天? 近日,全国多地已经明确了 2026年中...
兴智教育:判断孩子能否读好书,... “我家孩子上课老是走神,作业写到半夜,是不是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深夜,接到一位老同学的求助电话,...
“考研热”显著退潮,2026考... “考研热”继续降温,创近五年新低,2026考研报名343万人,相比2025年减少45万,相比2023...
运河思政|探寻新途径!这所学校... 在通州区,各学校依托丰富的区域资源 通过课程融合、实践拓展 以及协同育人等多种途径 积极探索思政教育...
别再催孩子 “快点” 了!激活... 不用问都知道,有孩子的家庭90%每天都在上演“催逼大戏”。 不是催着孩子快起床,就是催着他们快点吃饭...
教育部部署2026年全国硕士研...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举行。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
城市24小时 | 考研报名人数... 三年减少131万人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43万 教育部网站11月24日消息,...
2026广州哪家英国留学中介好... 作为从事国际教育规划工作超过15年的资深顾问,笔者王磊在日常咨询中经常遇到广州家庭询问英国留学中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