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近年来,“大语文”屡屡被提及,在很多家长的理解中,“大语文”其实就是“大阅读”,也就是“大量阅读”。
包括老师,也非常鼓励孩子们“大量阅读”,就开心果而言,他们班的语文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中,都有20分钟的课外阅读,周末、暑假期间,更是要求每天1个小时以上的课外阅读。
语文的学习,便是“得阅读者,得语文”。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你家“大量阅读”真的读对了吗?
01 误入“大量阅读”的坑
果妈认识的一个小姑娘,才六年级就早恋了。
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自家的乖乖女,怎么就早恋了?
然后发现,其实从这个女孩4年级开始,就已经在大量阅读言情小说了。
当老师和家长制止小姑娘继续读言情小说的时候,小姑娘是这么说的:为什么老师允许读《安娜卡列尼娜》,但是却不允许我读其他言情小说书呢?不都是爱情吗?
小姑娘的梦想,就是以后成为一名作家,写出精彩的小说书。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家长没有制止孩子读言情小说的重要原因,直至早恋,女孩误将小说代入生活,才开始制止。
果妈想说,虽然很多世界名著也是小说,但是和普通的小说,真的不一样。
就说《安娜卡列尼娜》,这本小说果妈看了不止3遍,每一遍感受都不一样。和普通言情小说不一样的事,《安娜卡列尼娜》不仅仅是描写了爱情的冲突,更是通过安娜与伏伦斯基的悲剧,揭示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腐朽制度,以及人性的挣扎,充满了复杂的人格魅力和悲剧色彩。
而普通的小说,角色往往只是简单的善恶,感情线也比较单一,没什么深度,甚至有不少网络小说还会误导孩子的三观。
所以,“大量阅读”一定不是任何书都可以读,而是要有一定的筛选。
02 “大量阅读”读什么
那么,“大量阅读”读什么呢?
“大量”是指广度,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等,各种领域,孩子都可以有所涉及。
哪怕是现在孩子们很喜欢的探案小说,里面也会有不少科普知识,孩子读一读也无可厚非。
重点一定是,各个领域,都要有所涉及。
低年级的孩子,主要还停留在漫画书、图文结合的阶段,这没什么过错,重点是,这是什么样的漫画书,书,一定要有“营养”。
快乐读书吧指定书目、金波四季文学作品、美文晨读、各类历史书、山海经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的“阅读餐”。
尤其是《快乐读书吧》内容,最基本的,是每个学期都跟着学期课本的要求阅读,时间充裕的,大可提前读、多读几遍!
03 “大量阅读”读到什么程度
大量阅读,不是读完就可以,而是需要读到一定的程度,达到一定的效果。
家长此时就该知道,孩子大量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网络小说阅读,其实最终读的就是一个快感,留下了什么,不知道。
对于小学生而言,大量阅读,就是为了提升孩子的词汇量、知识储备、语感,增强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知道了目的,便知道该怎么读了。
为了避免阅读只得到一个快感,家长在陪伴孩子阅读的时候,需要去陪孩子一起“积累”。
比如,在科普阅读的时候,带着孩子联系生活,落实到实际,让孩子更有感触;
比如,在历史阅读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个人物的经历、成就、当朝的情况等等;
比如,在童话故事阅读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回顾故事情节,思考故事带给我们的教育意义;
比如,在文学作品阅读的时候,美词美句、表达方式等,是否有多读几遍、摘抄等习惯……
孩子一定要先精读,才能知道阅读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然后,才是泛读。
这样,在泛读的时候,孩子才能知道如何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以及哪些书目值得自己再精读。
话题讨论:你是如何带孩子阅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