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担心大量留学生涌入导致住房短缺,澳洲教育部:计划从2025年1月起,限制新入学留学生人数上限为27万。该政策会影响高等教育和技术教育(VET)类学生,不影响中小学,研究类研究生,独立英文课程,以及政策赞助类留学生。
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这个目标可能要落空了。
国际教育资深人士鲍比・亚伯拉罕根据内政部截至5月底的签证数据估算,就算接下来签证获批数量大幅增加,2024-2025财年的留学生人数也可能差3.5万才能达标。
这种短缺已经开始影响整个行业,不少机构面临财务压力,甚至出现裁员和声誉受损的情况。
具体到不同教育领域,情况也不一样。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院校基本能完成17.5万的招生配额,但职业教育与培训(VET)领域就没那么顺利了,原本9.5万的上限,现在只招到了一半多一点。
就连不受名额限制的独立英语语言课程,新生数量也比去年少了近一半。
签证问题成主要“拦路虎”
今年7月初,澳大利亚学生签证费上涨了四分之一,涨到了2000澳元。
业内人士发现,很多学生不愿意为短期的交流、职业或语言课程支付这么高的费用,这直接影响了申请量。
除了费用,签证审批速度也拖了后腿。
澳洲政府通过 “部长指令107” 和后续的 “部长指令111”,有意放慢了签证审批速度,虽然原本限制留学生数量的法案在参议院没通过,但靠着签证延迟,反倒间接达成了 “控量” 的效果。
更棘手的是拒签率上升。以哥伦比亚的语言类学生为例,两年前拒签率只有4%,到2024-2025年已经飙升到40%。
从认知到自信的蜕变
7月中旬,能容纳3700多名国际学生的朗斯代尔学院(Lonsdale Institute)宣布关闭。
而从去年年底开始,珀斯国际英语学院、国际大厦等多所语言和职业教育机构,也陆续进入破产管理阶段。
如果政策不调整,可能会有更多知名的英语语言中心和职业教育机构撑不下去。留学生短缺直接导致这些机构收入锐减,不仅陷入财务困境,还得裁员,甚至影响多年积累的声誉。
里兹维也提到,英语培训行业其实一直有 “忽冷忽热” 的毛病,这次的低谷或许只是新一轮波动的开始。
对计划申请澳洲职业教育或语言课程的学生来说,选择机构时可能需要更谨慎,避免遇上学校突然停办的风险。
澳大利亚留学行业正处在一个微妙的节点。过去,澳洲留学常被当作“英美申不上”的退路;如今,它却成了越来越多中产家庭的首选。
学费比美国低,名校排名不输英国,毕业还能拿工签——澳洲留学的性价比,正在吸引一批又一批精打细算的中产父母。
这背后,不仅是教育选择的变化,更是一场关于‘值不值’的理性计算。
澳洲留学‘值不值’?
在2026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澳洲共有9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名,6所大学进入前50名。
墨尔本大学排在世界第19名,保持澳洲排名第一的位置。
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悉尼大学紧随其后排名世界20和25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排名第32名。
蒙纳士大学上升1名,位列世界第36名,昆士兰大学排在第42,稳居前50名院校行列。
西澳大学排名77,阿德莱德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分别排在第82和96名。奥克兰大学排名稳定,依然是世界第65名。
其中墨尔本大学、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蒙纳士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为澳大利亚八校联盟成员(Group of Eight-Go8),该联盟有以下特点:
接下来澳洲留学政策是否会调整,签证审批和费用是否会松动,都可能影响未来的留学趋势。
一边是政府担心的住房压力,一边是机构面临的生存危机。
对于想要去澳洲读本科或者读硕士的学生来讲,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至关重要,既不能唯排名论,也不能盲目随大流。
排名前100的院校实力毋庸置疑,但是有的院校虽然排名偏后,但是其的部分专业却名列前茅,社会认可度也极高。
例如昆士兰科技大学(QUT),QUT的媒体和传播,全球第19位,多年蝉联澳洲第一,QUT生物医学工程软科排名澳洲第一,世界第十六,此外,QUT是澳大利亚首个同时获得世界三大顶级权威认证的商学院,全球仅1%顶尖商学院获此殊荣。
所以大家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要综合考量各项因素,一方面是个人的职业兴趣、特长和职业目标是做留学专业决策的核心依据;另一方面是要明确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