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每日一练(8.29)
开心田螺
2025-08-29 22:10:33
0

点击获取「冲刺点睛」,全方面了冲刺9·13教资笔试✊

本文收藏+转发价值

☆☆☆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笔试练习题(8.29

每日一练

科目一(1-3)

1.李强同学因多次与同学打架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则被申诉人是( )。

A.校长

B.学校

C.班主任

D.教育行政部门

2.下列说法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是( )。

①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

③有虐待、猥亵、性骚扰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将永远离开教师岗位

④新入职教师应当举行宪法宣誓入职仪式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C.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D.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在校生生活费

科目二(4-10)

4.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

A.教学目标

B.学习方法

C.教学策略

D.教学方法

5.“教学”是教学论研究的最基本概念,下列对教学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C.教学是教育的唯一的途径

D.教育不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6.化学课上老师用红磷与白磷等化学原料给学生们展示燃烧现象,学生们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根据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该堂课属于( )类型的课程。

A.新授课

B.演示课

C.技能课

D.复习课

7.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A.动作记忆

B.思维记忆

C.理解记忆

D.形象记忆

8.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邀请王源为嘉宾,对于吸引广大中小学生观看起到了不小作用,这种做法利用了学生注意的( )功能。

A.保持

B.选择

C.调节

D.监督

9.对于“氵”有人看到这个偏旁想到的字是“河”,有人想到是“江”,也有人想到的是“汗”,还有人想到“鸿”等等。从心理学上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 )不同。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0.简述良好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的参加人:

一是申诉人。所谓申诉人,主要包括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

二是被申诉人。学生申诉制度中的被申诉人一般包括学生所在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学校工作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给予的处分不服提出申诉,其被申诉人只限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而不涉及学校负责人。

三是受理机关。

在本题中,李强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符,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处分是学校给的,则被申诉人应是学校,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故①正确。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中第四点强调:“对于有虐待、猥亵、性骚扰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一经查实,要撤销其所获荣誉、称号,追回相关奖金,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录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任何学校不得再聘任其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故③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民族自治地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实际出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实施双语教育。国家采取措施,为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实施双语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故②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对于教师就职时是否进行宪法宣誓无明确法律规定。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A选项。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选项A、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选项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选项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选项D表述错误,不是补助在校生生活费,而是寄宿生生活费,故本题选D。

科目二(4-10)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故本题选D。A项,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B项,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C项,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综上,ABC三项均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本题选D项。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选项A,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故A选项正确。选项B,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故B选项正确。选项C错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而非唯一途径,教育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实践劳动等途径进行。

选项D,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故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C。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课的类型。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选项A,新授课即传授新知识课。选项B,演示课是教师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等,促进学生理解知识。选项C,技能课是培养技能技巧课。选项D,复习课是巩固知识。题干中教师为学生演示化学原料产生燃烧现象的实验,属于演示课。故选B。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记忆特点。小学生记忆主要以依赖具体形象的事物,因此是形象记忆。针对低年级的儿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直观教学。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A项,动作记忆是指根据具体、实际的行为作为思维的依据,不是小学生的记忆的特点。

B项、C项,不属于小学生记忆的主要特点,所以为错误选项。

综合以上选项正确选项为D项。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功能。

A选项,保持功能是指外界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通过注意才能得以保持,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很快消失。因此,需要将注意对象的一项或几项内容保持在意识中,一直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为止。

B选项,选择功能是指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C选项,调节功能是指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当转移。

D选项,监督功能是指注意在调节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使得注意向规定方向集中。

题干中“邀请王源作为嘉宾来吸引广大中小学生注意力”这一行为符合中小学生的需要,对他们有意义,是注意的选择功能,所以,本题选B。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选项A,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选项B,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选项C,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构成视觉知觉恒常性的主要成分有四种,即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选项D,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

题干中,对于“氵”有人看到这个偏旁想到的字是“河”,有人想到是“江”,也有人想到的是“汗”,还有人想到“鸿”等等,不同的人想法不同,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

(2)持久性:指记忆的保持特征,即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

(3)准确性:指正确和精确特征。

(4)准备性:指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即能否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

为了了解大家的水平从而为大家准备更合适的试题,请一定要做题反馈呀~比如:教资2题错选A。

教师招聘每日一练笔试练习题(8.29

每日一练

1.下列不属于批判教育学观点的是( )。(单选)

A.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

B.教育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过程就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C.教育现象不是中立和客观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用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

D.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2.赫尔巴特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这里的“教育性”指的是( )。(单选)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单选)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生产劳动

D.教育与政治

4.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 )。(单选)

A.六艺

B.四书五经

C.论语

D.八股文

5.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该观点属于( )。(单选)

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生活起源说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6.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多选)

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7.关于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人物匹配不正确的有( )(多选)

A.柏拉图—《理想国》—慈爱儿童之父

B.卢梭—《教育漫话》—归于自然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

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8.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对国家选拔人才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 )(判断)

9.教育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判断)

10.请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简答)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当代教育学派中的批判教育学和历史文化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①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②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③教育目的就是要对师生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④教育理论研究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文化教育学主要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②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

A项符合批判教育学观点①;

B项教育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过程就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此观点属于文化历史学派的观点;

C项属于批判教育学观点④;

D项属于批判教育学观点②;

根据选项分析,ACD都属于批判教育学的观点,B属于文化教育学的观点,不属于批判教育学的是B。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该题考查的是赫尔巴特的观点。赫尔巴特是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人物,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认为没有“无教学的教育”,更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即道德教育离不开教学,教学也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中的“教育性”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德育”,A 项符合题意。

A选项德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符合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要求,符合题意。

B选项智育是教育者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来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题干无关,不符合题意。

C选项体育是授予学生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发展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重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与题干无关,不符合题意。

D选项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重点强调美感教育,与题干无关。

题干中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性强调的是德育,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通过不同的教育,得到不同的社会地位,且将劳心者和劳力者划分开,可见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科举考试兴于隋,隋朝是属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学习内容是四书五经。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起源学说的观点。

选项A,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1869-1947)。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选项B,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论,它是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选项C,教育的生活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指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观便体现了教育的生活起源说思想。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教育就是促进儿童通过主动活动去体验一切并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这种教育自然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该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并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在人类出现以前,动物界就已经存在教育活动。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题干中的描述属于生活起源说的观点,故本题选C。

6.【答案】BD。中公教育解析: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是有区别的,人的教育具有意识性而动物没有,只是一种本能。另外人的教育具有社会性,而动物的教育是为种系的生存本能。

7.【答案】ABD。中公教育解析:选项A慈爱儿童之父为裴斯泰洛奇,A错误;《教育漫话》作者为洛克,故选项B错误;提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及课堂中心”旧三中心的为赫尔巴特,故选项D错误。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科举制度形成初期对国家选拔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只是到了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文体的出现禁锢了人才。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故本题说法错误。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5)出现了双轨制;

(6)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为了了解大家的水平从而为大家准备更合适的试题,请一定要做题反馈呀~比如:教招2题错选A。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考生被国防科大录取,母亲流... 前言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好大学,寒门出贵子,更是最大的惊喜。 7月18日,广西岑溪...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202...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新高三适应性检测 语文试题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
社区开展“开学第一课” 民警送... 秋季学期即将到来,8月29日,未央区草滩街道草一社区携手民警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为孩子们送来安全...
激活“三力” 赋能成长 实践正青春 亳州篇 聚青春 为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实践中增加对城市...
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开学温... 萌娃启航 爱伴成长 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开学温馨提示 伴着初秋的脚步,孩子们入园的日子也悄悄...
25新二年级上册语文彩色一课一... 亲爱的同学们,这里是璐璐学习宝典 今天为大家分享:25新二年级上册语文彩色一课一贴(附思维导图)。从...
日媒:日本孩子为何缺乏自主学习... 日本“PHP”网站8月22日文章,原题:日本儿童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吗? 日本教育界正迎来自明治时代以...
刘博涵:在“旷野”中发现孩子的... 一个总在教室里独自哼歌散步、 不愿加入游戏的孩子—— 不是孤僻, 是暂时没有被看见。 一个6岁仍需喂...
学前一年免保教费!怎么减?减多... → 点击右上角“...” → “ ★ ”,精彩内容不错过>>> ▼ 8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
庆祝第41个教师节,教育部通知...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庆祝第41个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