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张萌
教育是民生之基,寄宿制学校建设是破解农村教育难题、回应群众期盼的关键抓手。9月4日,记者获悉,商丘市睢阳区结合区域实际,从规划建设、招生服务、宣传沟通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寄宿制小学建设落地见效,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升群众教育满意度,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学规划夯实建设基础。睢阳区结合区域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及学龄人口流动趋势,精准编制建设规划、确定重点项目,绘出“时间表”“路线图”,优化时序、倒排工期,全力推进学校新建与改扩建,确保项目落地。为保障建设质效,专项工作小组定期深入建设现场,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实地督查,重点检查宿舍改造、食堂升级、设施配备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与时限,实行“销号管理”。
精准服务提升寄宿实效。针对城区近郊学校寄宿需求集中的特点,睢阳区组织教育部门开展全面摸排,联合摸排辖区内适龄儿童7580余人,建立“学龄儿童信息台账”,重点标注留守儿童、偏远乡村学生等招生对象,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掌握需求底数后,对需求较高的学校实施改扩建,盘活闲置场所改建宿舍,并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目前,全区实现了13个乡镇寄宿制小学全覆盖目标任务,14所寄宿制小学共计提供床位3900个、学位5035个,改造教室97间、宿舍343间,购置床铺1384张、课桌凳1156套,统一配备空调、24小时热水供应系统,确保住宿环境安全舒适。
同时,结合小规模学校撤并情况,睢阳区整合增添师资力量204人,配强寄宿制小学师资力量,并配备专职生活老师,负责学生起居照料与心理健康辅导,针对新生与留守儿童,建立“一生一档”心理台账,专职心理教师与生活老师通过“一对一谈心”“团体心理游戏”缓解思乡情绪,构建“教学+生活”双重保障。
多维宣传凝聚社会共识。为推动政策深入人心、打消家长顾虑,睢阳区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的多维宣传矩阵。各乡镇中心学校联合村委会组建“宣传小分队”,在村委会公告栏、学校门口、村口张贴彩色海报,标注办学优势、收费标准、安全保障措施;组织教师上门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偏远乡村家庭,面对面讲解师资配置、生活服务与管理模式,发放含报名流程、材料、时间节点的图文手册。线上则通过班级微信群、家长朋友圈,搭配宿舍、食堂环境照片,直观展示住宿条件、学生餐与校园活动,通过家长会、电话、微信群告知开学时间、报到流程与物品清单,听取意见,形成“家校共育”合力。截至今年8月份,全区14所公办寄宿制小学共录取学生3491人,230余名学生从民办学校转入,其中闫集一中、冯桥镇学校分别吸引105名、42名民办学生转入,彰显群众对公办寄宿教育的认可。
睢阳区将持续深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与服务水平,让农村学生健康成长,办好群众满意的“阳光工程”“放心工程”,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寄宿制小学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