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点,全省顶尖高中的教室里静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千余名物理学霸神情专注,正迎战2025年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安徽赛区)的初赛挑战。这是一场智力与毅力的双重较量,更是一次迈向顶尖学府的必经之路。
01
竞赛风云:天赋与努力的双重博弈
在全国五大学科竞赛中,物理竞赛一直被誉为“最强脑力竞技场”之一。很多人认为,能在这个赛场崭露头角的,绝非泛泛之辈。物理竞赛的难度和含金量仅次于数学,但要求却更为综合:不仅需要超凡的数理天赋,更需付出极限的努力。
物理好,数学往往不会差;但数学强者,未必能驾驭物理。物理学科涵盖知识广、难度高,许多内容已远超高中课本,涉及大学甚至研究生层面。也正因如此,能在物理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常常被清华、北大、中科大等顶尖高校“提前锁定”。可以说,选择物理竞赛,相当于同时攻坚物理与数学两门主科,堪称性价比极高的智力投资。
02
皖军崛起:从全国赛到世界领奖台
安徽物理竞赛的实力,近年来显著提升。其中最闪耀的一刻,来自合肥一中的丁卓立。他在2022年斩获全国决赛一等奖并入选国家集训队,随后代表中国出战2023年第5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PhO),一举夺得全球第二的金牌!这不仅是他个人之路的高光,更是安徽省在该项赛事中历史性的突破。
2024年,安徽代表队18人参赛,人人摘奖,共获2金、14银、2铜。蚌埠二中、宣城中学各揽一金一银,合肥一中夺得五银二铜,芜湖一中、萧县鹏程中学、滁州中学、合肥八中、安师大附中也均有斩获。
03
决胜2025:三阶段赛制,名额再扩容
今年的物理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
预赛:今年9月6日举行,为理论笔试,满分400分,全国统一命题,通过预赛选拔学生进入复赛。所考内容为高考及大学物理基础内容,难度略高于高考。由各市组织进行,根据预赛成绩确定复赛笔试名单。
复赛:9月20日举行,包括理论(320分)和实验(80分)两部分,全国统一命题,决定省奖和决赛资格。复赛内容涵盖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等,注重模型构建与计算能力。由省竞赛委员会组织赛事和阅卷,设省级一、二、三等奖。
决赛:2025年10月25日至10月2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形式与复赛相同,决出全国一、二、三等奖,前50名入选国家集训队,可保送清北等顶尖高校。在复赛基础上,增加四大力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基础理论。决赛理论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实验笔试时间为1小时,于理论考试当天下午进行。决赛设国家一、二、三等奖(金牌、银牌、铜牌),金牌前5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安徽省决赛名额增至19人,再添一席竞争机会。宣城中学余杭、蚌埠二中杜禹容、安师大附中王子奥、合肥一中陶旭杰等选手,被视作本届夺金热门。
物理之美,在于探索未知、逻辑推演与不断超越。这条路虽充满挑战,却也恰恰成就了每一位勇于竞逐的少年。愿这场竞赛,不仅是一次成绩的较量,更成为点燃科学梦想的火种。
致敬每一位热爱物理的人,你们在书写未来的可能。
附:2025年物理竞赛预赛真题与参考答案(完整版)
以下为答案
欢迎分享、收藏、在看,为安徽学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