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
在澄江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始终以师德为魂、以育人为责,用课堂创新打破知识边界,用真情互动化解成长困惑,用职责担当点燃教育薪火,用脚步丈量山区教育的希望之路,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书写着“润物无声”的坚守。
教育园地里,热情与沉静相映成辉。或以创新教学点亮前路,或以耐心守候静待花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位老师在教育世界里书写着的育人诗篇。
1
不改梦想 不忘热爱
澄江市第五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
马娇丽
马娇丽,澄江市第五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玉溪市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澄江市第四届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这方承载使命的教育热土上,马老师始终坚守育人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爱与责任照亮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之路。
法治课堂:开启认知新窗。马老师将课堂变为培育法治与道德意识的沃土,她将抽象的条文转化为贴近生活的生动案例。在讲授“预防犯罪”时,她分享了一个小区内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交友不慎而逐步堕落的故事,引发学生强烈共鸣与热烈讨论。通过巧妙设问引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犯罪危害,并自主得出“慎交友、守法规”的结论,成功在学生心中播下了法治与道德的种子,有效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创新教学,激发学习热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马老师积极探索教学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合理利用网络”时,她用情境教学法模拟网络诈骗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沉浸式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了网络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此外,她还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激发思维、协作共进,有效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关爱学生:照亮前行之路。马老师坚信,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为他们的引路人。面对一位因父母缺位而孤僻自卑、成绩下滑的学生,她用心陪伴、耐心倾听、给予鼓励,并联动心理老师提供专业辅导。最终,学生变得开朗,成绩显著提升。学生这一转变让她深切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呵护。
2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澄江市第四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 周璇
周璇,澄江市第四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躬耕杏坛14年,她先后获得玉溪市、澄江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在周老师看来,师者如同一个“播种者”,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让孩子们始终坚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
一隅有方,浸润无声。周老师以行动代替言语,于细微处播撒希望。她尊重个体差异,不苛求每粒种子都马上结出硕果,而是耐心守护,静待花开。面对因挫折而抑郁的短跑冠军,她以“潜能无限者”的称号重塑学生信心,鼓励学生用跑步优势打破学习困境,助其考入理想高中。
秉心相授,自成山海。周老师的育人之道在以心传心,使学子各成其峰,各展其澜。对考上中专的学生,她叮嘱“终身学习”,鼓励其把学习变成一种能力,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正如《荀子》所言“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她不以升学为海,却以真心授之以渔。学生在她指引的航道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这恰是教育最恢弘的山海相逢。
师者如灯,照亮前路。十四年如一日,周老师以平凡之姿践行着“师者如灯”的育人理念。她以细微之光,在日常教学中照见不同生命的可能。面对嗜睡却聪明的学生,她为其写下“保持清醒”四字。这四字如灯照见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自我警醒,最终走向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