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安阳市永安街小学以教室为载体,进行班级文化布置,将隐性的教育内涵融入显性的空间设计,让每一处角落都成为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无声课堂”。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把教室营造成了有温度的育人场所。
各班教室悄悄变了样!不是简单贴几张画、摆几盆花,而是结合班级特色,把“教孩子做人、帮孩子成长”的心思,都藏进了教室的每个角落。好环境、好文化,正在悄悄影响着每个孩子。
墙上有“力量”
这次布置没走“花架子”路线,每个班都想着怎么让教室 “会说话”。榜样的故事、阅读的力量、安全的意识、科技的进步、祖国的伟大、向上向善的品格,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正逐渐内化为孩子们自身行为准则,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空间有“用处”
教室不只是好看,更得让孩子觉得“这是我的地方”,我喜欢,我布置。老师不再“包办”,学生全程参与其中:自主规划空间功能、亲手制作文化作品、共同制定管理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更在自主管理中培养了责任意识与集体归属感。当教室成为学生“自己的空间”,他们便会主动珍惜、用心维护,这种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正是环境育人的关键所在。
教室文化建设并非一次性的评比活动,而是永安街小学长效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实践探索,一方面引导各班挖掘更具教育内涵的文化主题,另一方面鼓励师生创新环境设计形式,让教室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涵养心灵、培育品格、助力成长的 “精神家园”,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力量!
供稿:永安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