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雪峰老师被封了,网络上各种声音很大。
说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不要一杆子打死,否认张雪峰的一切
张雪峰的专业介绍是有用且实用的,事实上多年来很多高考生对大学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将来干什么一无所知。
很多学生只是因为名字好听或者名字相近,而选了,但进去以后却发现完全掉坑,悔不当初。
还更多的学生压根不了解专业,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浪费四年大学时间,比比皆是。
包括我自己考大学的时候也是如此。
同时,张雪峰让家长们知道,提前学习了解大学各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会提前去找资料学习。
高中也会为学生做“生涯规划”知识课程等,目的就是让学生提前了解各种不同职业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前途和发展,以及想从事这些职业应该学什么专业等。
第二,专业推荐,只适合私下小范围进行
张雪峰在介绍专业同时,也推荐专业。
就好像我们所有人都会在自己的经验范围内给身边的亲友介绍专业一样的。
哪些专业好就业,哪些专业收入高,哪些专业注定辛苦又难熬……
对普通人来说,评价专业的好坏肯定是实用主义的。
这件事小范围地给自己身边亲戚朋友的孩子指导一下,完全没有问题,
比如,我就经常跟我身边的朋友说不要学预防医学,学的课程又多又难,出来不好找工作,就算找到工作天花板也非常低……
但我这话真的对吗?未见得。(我有很多同学和同事就非常热爱预防医学)
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专业,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适合的专业和职业也不一样。
当你拥有千万粉丝、影响力大到甚至超过头部的报纸、电视台的时候,公开发表的言论就不能太自我。
那些只适合私下讲的、个人的看法和观点,放到几千万受众的层面上讲,就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对身边人来说,可能正确的指导,对数以 千万的群体来说,很多人听了可能就会出问题。
第三,羊群效应的风险非常大
为什么股市上不准专家公开“荐股”?
因为,一个影响力极大的经济学专家,公开推荐某个股票,可能马上造成该股票的暴涨暴跌,从而让普通人受到极大的伤害。
在高考填报志愿上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几十万、上百万人都听了同一套“志愿指挥”,一窝蜂冲向热门专业,抛弃冷门专业,结果跟股市的“追涨杀跌”有什么区别?
等四年后毕业,热门专业人满为患,冷门专业出现断层,最后受伤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国家产业布局。
第四,独一无二的个体值得被尊重
在权威意见领袖的专业推荐之下,那些原本热爱某个冷门学科的孩子,可能因为“被唱衰”而不敢选择,最终错过了自己的兴趣和擅长。
本质上来讲,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热和冷是流动和不断转换的。
最后想说,真正危险的是张雪峰的“信徒”们。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第一批张雪峰的“受害者”出现了……是源于我身边的真实例子,全文我所表达的意思:专业选错了不能怨张雪峰,而应该多找自己的原因。
我强调的是,在面对专业选择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遵从自己内心,去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能坚持”的专业最好。
但很多人文章没看完就劈头盖脸地骂起来。骂得极为难听。
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
张雪峰的潜在风险就在于他的信徒们压根不分青红皂白,听不得一句反对的话。
也许正是这一点,害了张雪峰被封禁。
但未来无论有没有张雪峰,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在高考前多去收集大学和专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