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学的逻辑遇见新授课的巧思,当深耕的身影点亮东湖的课堂!10月13日、14日,濮阳市东湖小学数学组“思维课堂”展示活动如期开展,三尺讲台间,老师们深耕教学设计,巧融趣味与思维,用一堂堂鲜活的数学课,开启了一场聚焦课堂、赋能成长的教研之旅。
刘春杰老师执教的《平均分》这一课,以"小兔子贝拉的生日派对"为情境,将"平均分"概念融入分糖果、分饼干等活动中。教学环节清晰,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尾升华主题,将数学与"公平、尊重"联系,是一堂知识与情感并重的数学课。
王林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课紧扣教学目标,以生活情境导入,自然衔接旧知与新知,降低学习难度。教师注重算理讲解,通过拆数、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先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再算个位数乘一位数,最后相加”的核心方法,兼顾趣味性与逻辑性。课堂互动充分,练习设计由浅入深,能及时关注学生易错点,有效落实口算技能,为后续笔算学习夯实基础。
张梅老师执教《积的变化规律》,以“猜想-验证”为核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规律的探索与发现之旅。学生在主动思考中层层深入,不仅深刻理解了知识,数学思维与探究能力也得到扎实提升。
张素花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巧妙引导学生利用已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进行迁移,轻松突破算理理解难点。课堂中,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与推理意识,通过清晰的步骤讲解和扎实的板书示范,确保学生掌握算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余艳老师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第1课时。本节课结构清晰,目标明确,紧扣“转化”思想,突出算理与算法并重。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知识迁移自然,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练习设计分层合理,兼顾基础与拓展,有助于巩固知识、提升能力。这节课整体设计的符合学情,核心素养落实到位,是一节扎实而富有思维深度的好课。
王赛儿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4)——工程问题》以分数除法为核心,巧妙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工程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数学模型。课堂通过生活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合修时间=工作总量÷用作效率之和”这一核心关系,并灵活运用于实际解题。整堂课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分数除法的应用,更发展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课结束后,数学组教师齐聚研讨。张秀婷副校长指出:课堂开始要出示学习目标,关注目标的达成度,加强课前专项训练,并对每一堂课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张素红校长首先肯定了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并站在专业的高度上为老师们提出建议:1.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心中有目标,才会更有方向。2.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3.面向全体学生,尤其关注后进生。4.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科学性。5.加强课后反思和自评。老师们都收获满满!
一堂公开课,一次深研讨,一份共成长。东湖小学数学组的教研脚步从未停歇,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课堂为核心,以研讨为动力,让数学教学更有温度、更有深度,助力每一位东湖学子在数学世界里快乐探索!
文字:王 林
统筹:张一帆
初审:余 艳
终审:张秀婷
编辑:史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