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近日,新城区司法局下沉法律服务力量,走进爱知中学开展“预防校园欺凌 争做文明学生”校园法治教育专题活动。全校师生通过网络直播形式集中参与观看专题法治讲座,凝聚起“拒绝欺凌,守护成长”的校园共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么?遇到校园欺凌,你们知道如何正确应对么?”活动伊始,新城区司法局普法宣讲团成员、解放门司法所所长和秋奎通过网络以互动提问开篇,点燃师生们的参与热情。本次讲座立足青少年认知特点,采用“法律解读+案例剖析”的形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贴近校园生活的真实场景。
宣讲过程中,和秋奎在明确校园欺凌的法律定义后,详尽讲解了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孤立、网络欺凌等欺凌类型,细致拆解每类行为的表现形式与法律边界。针对初中生群体容易混淆的“玩笑”与“欺凌”的认知误区,对比了“同学间打闹”与“恶意推搡”的差异以及“正常调侃”与“辱骂嘲讽”的区别,让师生清晰掌握校园欺凌的判定标准。同时,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分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身心健康的长期伤害,以及施暴者需承担的民事赔偿、行政处分甚至刑事责任,用“身边事”警醒青少年。
考虑到部分学生在遭遇欺凌时存在“不敢说、不会说”的困境,和秋奎特别设计了“自我保护实用指南”环节。用“保持冷静、及时报告、保留证据”的应对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可操作、易执行的应对方案,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可。学生们在课后交流环节纷纷表示:“坚决不做欺凌的‘旁观者’。”参与活动的班主任们也表示,讲座内容针对性极强,尤其是对“网络欺凌”的解读,填补了传统安全教育的空白,为后续班级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专业指导。

本次活动通过“一堂法治课覆盖全学校”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新城区司法局将深化与教育部门的协同合作,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定制更多个性化法治宣传课程。同时,开通“校园法治服务绿色通道”,为学校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精准服务,真正让法治精神根植青少年心中,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保护伞”。
来源:新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