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注意腰背挺直,旋转时重心再稳一点……”近日,在定陶区滨河街道董河社区的舞蹈室里充满了欢笑声,几名身着舞蹈服的孩子正跟着老师王心磁练习舞蹈,小脸上满是认真。这堂备受欢迎的少儿舞蹈课,正是董河社区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推出的“爆款”文化课程之一。

“以前周末孩子总爱宅在家里玩手机,现在主动要求来社区学舞蹈,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我们家长也能趁这个时间参加家庭教育课程,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居民王玉红欣喜地分享着这一变化。从“宅家”到“走出去”,董河社区的文化服务正在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

为打造精准化的文化服务,董河社区创新采用“需求响应”模式,通过课上征集、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渠道,全面收集居民文化需求。同时,社区积极整合辖区资源,联合专业培训机构、小区在职教师和社区志愿者共同组建师资库,陆续推出形体瑜伽、父母课堂、创意手工、中医养生等多元化课程,满足了社区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文化需求。

董河社区的“需求响应”这一生动实践,是滨河街道推进文化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滨河街道聚焦居民多样化需求,充分整合辖区优质文化资源,为老年人开设健康养生讲座,为中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青少年打造棋艺、音乐等特色课程,显著提升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始终坚持‘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文化服务模式,在社区根据群众需求开设特色文化课程,让文化服务从‘单一化’向‘精准化’升级。街道将持续对接更多优质文化资源融入社区,推动‘一社区一品牌’建设,让社区成为居民的‘精神文化家园’。”滨河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张培培说。
如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春风化雨,悄然浸润着社区居民的生活。从舞蹈室里的翩翩起舞,到手工艺课堂的巧思妙想,这些充满温度的文化服务,正以其独特的方式点亮居民的寻常日子,编织着属于新时代文化社区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