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师生携手人和街道人兴路社区居民及学生家长,在“行远人兴”家校社共育园开展一堂以“玉德润心·情暖重阳”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美育思政课。活动融入敬老爱老文化,通过观看川剧变脸、走秀、非洲鼓表演以及参与敬老仪式和非遗实践等活动,在温情互动中深化学校德育实践。

“行远人兴”家校社共育园(学校供图)
活动以“玉德润心”为主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智、勇、洁”的五德精神,转化为可感、可玩、可体验的项目,让学生在沉浸参与中收获成长。这既是对学校“校-镇-场-园-社”五级贯通育人网络的生动诠释,也为进一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文艺演出中,川剧变脸、走秀《小城故事》、非洲鼓《爱我中华》、合唱《夕阳红》等节目让学生领略非遗魅力;敬老仪式上,学生为社区长者敬献长寿面,传递温暖,诠释“玉德”精神。

学生为社区长者敬献长寿面(学校供图)
玉德工坊中,剪纸、糖画等非遗课程由社区艺人与教师协同指导,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传统之美,践行“洁净之行”、锤炼“创新之智”。而“玉德知行,积分有礼”环节则将课堂表现、家务劳动、志愿服务等通过“德育积分银行”转为“行远币”,孩子们用积分兑换“行远农场采摘名额”,体会“付出有收获”的喜悦。德育积分成为串联学校、家庭与社区的核心纽带,以统一评价推动“家校社同频,共促成长”。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校供图)
作为两江新区首批学校与社区学院共建试点,“行远人兴”家校社共育园将致力于构建长效育人平台,持续开展“邻里课堂”“农场劳动”“公益服务”等活动,打通三方育人壁垒——学校提供课程,家庭延伸场景,社区供给资源,以“德育积分”为共同语言,形成“数据互通、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协同育人生态。
从课堂到社区,从书本到实践,“行远人兴”共育园的启动,让“教联体”不断创生育人大合力,让“大思政”课程见行见效。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行远小学将继续以“校-镇-场-园-社”五级贯通体系为路径,与人兴路社区携手搭建成长舞台,让每一位行远少年在家校社合力滋养下,茁壮成长为有品格、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来源: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