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争议一篇中学生作文是不是AI写的,不如先问问自己:我还具有真诚表达感情、体会感情的能力吗?
近日,一篇题为《藏在罐子里的爱》的中学生作文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共鸣。“看到他这个句子,我眼泪都要下来了。”湖南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星星中学的初三语文老师童丽芳在批改作文时,被14岁学生龙睿熙回忆已离世十年奶奶的句子打动。
但与此同时,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这样的文字,是否真出自一位14岁少年之手?是否借鉴了AI?

↑《藏在罐子里的爱》最初版本文字。图据潇湘晨报
据报道,小作者龙睿熙的反应非常淡定,得知作文爆火后,先是主动问:“有没有恶评?”听到关于AI的质疑后,他依旧平静:“我觉得这算另一种夸奖,他们没否定文章本身,只是怀疑是不是我写的。但文章表达了我的感情,这就够了。”
小小年纪能如此看淡网络褒贬,令人惊讶。如此心态,恐怕很多成年人都难以做到。有这样的心境,相信在今后的人生中,他也同样能妥善地处理好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
不过,怀疑打动人心的作文是AI写的,却是一个新趋势。此前也有不少老师在网络分享学生的作文,或有趣、或感人,同样引发广泛共鸣,却没有“AI写作”的质疑。这也体现出新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影响。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文字工作领域,AI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利用AI整理素材、撰写材料,成为很多人的工作“小窍门”,甚至有一些人患上了“AI依赖症”,遇事不决先问AI。在这样的背景下,怀疑一篇好作文出自AI之手,似乎并不奇怪。
的确,我们应该承认,AI在处理材料、模式化写作方面,确实有人所不能及之处。但说到底,AI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工具,它所依靠的,是此前无数人所提供的语料库,并不能凭空创造。此外,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从来不是仅凭理性的,而是理性和感性互相作用,才构成了完整的人。而情感是人类独有的,再先进的技术也产生不了情感和情绪。
因此,真诚的情感是人类独有的温暖。能够与他人共情,学会与他人进行良性情绪互动,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在当下技术突飞猛进的社会,这种能力更显珍贵。与其争议一篇中学生作文是不是AI写的,不如先问问自己:我还具有真诚表达感情、体会感情的能力吗?实际上,公布作文的老师已经非常谨慎,在发布前她不但征求了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还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听说了与作文内容一致的故事,甚至在网上查了重。
事实上,相比于文字表达本身,作文传递的朴实情感更值得人们讨论与珍视。不妨来读读这些句子:“今天乡下的月亮很圆,后山的土地和院子里的人都沐浴着同样的月光”“只是一层薄薄的土,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幸福从罐子里跑了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此时的你,有没有联想起某位许久不见的亲人?或者某种甜蜜的回忆?又或者是一种曾经拥有、却永远不会再有的温馨?
在这样的文字面前,不妨让内心悄悄柔软下来,在这一刻,放任自己在回忆或想象中沉浸、感怀、憧憬……让情感在字里行间传递,让自己重拾体会真诚的能力,或许,这才是阅读这类文章的正确打开方式。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土土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