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真题答案部分:
2014-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618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21-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618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2014-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86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真题试卷
2021-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86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B 专业课笔记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版;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
《毛概》2023版;
《新时代思想》2023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
C 冲刺题库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版;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
《毛概》2023版;
《新时代思想》2023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
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618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考研真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①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②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③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④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条件下,劳动产品取得的社会形式。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实际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产物。在生产实践中,必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实践的发展,必然通过生产关系的变化向政治、思想和其他社会关系传递,并不可避免地引起全部社会关系的转型。可见,生产实践不仅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直接和间接地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成为全部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发源地。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
2026初试参考书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