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会扎心一幕:硕士抢本科饭碗!专家建议:文科别考研赶紧上班
开心田螺
2025-11-24 20:16:19
0

这篇社会评论分析招聘会上的扎心一幕:硕士抢本科生饭碗!专家建议:文科生别考研,赶紧上班,那么到底是该考研继续学习深造,还是及早就业,这两难的选择怎样才是对的?面对现在就业难的情况,应该怎样提前规划,今天小林哥带大家来分析一下这背后的逻辑。

人生选择

孩子毕业该考研还是找工作,这问题快成了每个家庭的“毕业季必修课”,尤其现在网上天天说“就业难”,不少家长一着急就想让孩子“先考研避避风头”,可这事真不能随大流,得摸准孩子的脾气和本事。

有的孩子坐得住冷板凳,泡图书馆比出去玩还开心;有的孩子手里一拿工具就眼睛发亮,让他写论文比搬砖还累,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套在孩子身上,很可能把路走歪了。

网友在社交平台分析自己的孩子小周和朋友家女儿林溪的故事,完全是不同的选择方向,小周他就是个典型的“实践派”,大学学计算机专业,大二那年自己捣鼓小程序,帮小区超市做了个线上订单系统,赚了第一笔1万块的“创业基金”。

毕业前家里轮番做工作,说“研究生学历含金量高,考个研再出来找工作更吃香”,小周却很清醒,说“代码这东西,练出来的比背出来的管用”,他没听劝,投了十份简历拿到三家offer,选了家做人工智能的公司从实习生做起。

刚入职那半年确实累,天天跟着项目组加班改代码,但他学得快,三个月就独立负责模块开发。工作第三年,他带队完成了一个重要的政务系统升级项目,直接升了技术主管,年薪涨到30万。

反观他同宿舍考研的同学,去年刚毕业,进了同行业的公司做基础开发,月薪比小周少了近一半,还得从实习生的活儿干起,小周常说,他不是反对考研,只是自己更适合在实战里成长。

另一个朋友的女儿林溪,则是“学术派”的代表,学汉语言文学的她,不爱参加社团活动,课余时间全泡在图书馆里,专业课成绩年年年级第一,大四那年,她没投一份简历,一门心思备考本校的研究生。

朋友一开始还担心“女孩子读太多书不好找对象”,劝她先找份稳定工作,林溪却认真地说:“我想研究古代文学,想搞懂那些诗词背后的故事,这份工作只有在大学里才能做。”

她备考时特别拼,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背专业书,晚上十一点才回宿舍,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研究生,现在已经在读博了,期间发表了三篇核心期刊论文,还跟着导师参与了国家级的古籍整理项目。

前阵子她已经拿到了母校的留校意向,等博士毕业就能站上讲台,看着她说起学术问题时眼里的光,谁都知道这条路她走对了。

考研还是就业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比前一年少了17万,而学职平台更指出,考研报名人数在连涨8年后,已经累计下降了36万。

这组数据说明,越来越多孩子和家长开始理性看待考研,不再把它当成唯一的出路,其实选择的核心,就是匹配未来的职业方向。

像医生、高校老师这类职业,学历门槛摆在那儿,考研甚至读博是必经之路;像销售、新媒体运营、技术开发这些岗位,企业更看重实际能力和经验,早入行反而能抢占先机。

其实有不少“反向选择”的案例,小李是学临床医学的,毕业时跟风考了公务员,干了一年发现每天写材料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又辞职重新考研。不仅浪费了两年时间,还错过了最佳的职业成长期。

不同专业的“学历性价比”也不一样,人社部2024年的就业报告显示,理工科本科毕业生起薪平均5800元,硕士8200元,差距不算特别大;但法学、医学这些专业,本科起薪普遍在4500元左右,硕士却能达到7800元,差距非常明显。

而且现在不少大医院招聘,连护士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临床医学更是非硕士不取,这种情况下考研就是刚需。

考研的成本也得算清楚,现在不少高校对研究生不安排住宿,像北京、上海的学校,学生自己租房一个月就得三四千块。加上学费、生活费,三年读研下来至少要花10万块。

如果本科专业就业不错,比如计算机、金融,先工作三年攒点钱,再根据职业发展决定是否考研,反而更灵活,毕竟现在在职研究生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没必要非得在毕业时“一条道走到黑”。

家长能做的,不是替孩子拍板,而是帮他把情况摸透,可以拉着孩子一起做份“职业清单”,把他感兴趣的工作列出来,再去招聘网站查这些岗位的学历要求和发展路径。

有条件的话,带孩子去参加几场招聘会,让他亲眼看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可以联系做相关工作的朋友,让孩子跟过来人聊聊,听听真实的工作状态。

理性判断

千万别用“别人都考你也得考”“考研才有面子”这种话逼孩子,有人就是被父母逼着考研,连续考了两年都没考上,最后变得自卑又迷茫,连找工作的勇气都没了,反而那些自己做决定的孩子,不管是考研还是就业,都更有动力去承担结果,毕竟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他得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还有个小建议,要是实在拿不定主意,可以先找份实习试试,比如想做设计的,去广告公司实习两个月,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想做老师的,去培训机构代课试试,感受下站讲台的滋味。

实习既能积累经验,又能帮孩子认清自己,比在家里空想靠谱多了,总之,不管是考研还是就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比任何“标准答案”都重要。

无论形势怎么变,保持理性判断总不会错,别贪别急,职业选择别盲从,踏踏实实,守住自己的理想,就总能在未来里稳稳当当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6春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 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数的运算、图形认知、数的认识、分类、综合实践等方...
何谓“财大精神”?专家、校友齐... 近日,山东财经大学开展“财大精神”以及“校风、教风、学风”(以下简称“三风一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
2026年东莞学历提升方法详细... 东莞是中国新一线城市之一,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紧邻广州与深圳两大核心城市,是粤港澳大湾...
校校交流 共促发展——百色工业... 为深化校际合作,共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11月20日,百色工业技工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常务副校长苏...
郑州市第四十四初级中学“多元共...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杨宇/文图 校园食品安全是家长牵挂、社会关注的头等大事。郑州市第四十四...
北大第一位“大学生村官”被双开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11月23日消息,日前,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财政部纪检监...
高校应该把那些国外回来的清查一... 这一次江苏科技大郭伟事件,对于整个教育界,对于整个学术界,伤害都很大,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引进的高科技...
指南者留学学长说:88 均分,... 一、留学契机 大二上学期结束的那个寒假,我站在了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大一结束时 84.5 的 GPA...
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召... 为深入落实庐阳区教体局关于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工作部署,持续深化教育行风建设,11月19日,合肥市长江...
合计208题:26年内蒙古民族... 2026-内蒙古民族大学(累计3年复试真题题库汇编;合计208题)-最新版绝密复试真题 内蒙古民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