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校园“碳普惠”推进“浸润养成”
开心田螺
2024-12-25 11:31:04
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薄艳莉)“我校自主研发的校园‘碳普惠’数据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绿色积分’相结合,将每位学生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多维度量化赋分,成为中国首个在高校场景下建立‘个人碳账户’的典型案例。”在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期间,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张语涵与各国代表分享交流本校通过校园“碳普惠”数据平台推进“浸润养成”环境育人的工作,冀望借此汇聚更多青年智慧,为全球气候变化事业添砖加瓦。

近年来,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深刻认识。学校创建了国内首个“校园碳普惠”平台,以“个人碳账户+绿色积分”模式,推进绿色低碳行为养成,培养生态文明素养高的环保人才新力量。

“校园碳普惠不仅在校园内形成了绿色生活新风尚,还正在‘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引领下,推进全民达成共识,实现源头消费端的全面节约与减量。”在2024年“阿拉善SEE气候周”期间举办的全国“碳普惠助力绿色未来”主题会议上,该校团委书记刘静阐述校园“碳普惠”项目在推动校园绿色低碳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该校“碳普惠”平台通过多平台数据对接记录学生的碳排放与减排量,并纳入了多个在校园内可操作可记录的低碳行为自主申报项,综合核算学生在校期间的碳减排量并转化为绿色积分。平台不仅实现了学生个人的实时查看碳排放功能,同时设置有小组碳排放量及排行榜的查询,以可记录、可量化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参与低碳生活的热情与不断参与的良性循环。

为了更好地让低碳理念入脑入心,辐射带动全民提高生态自觉,学校将碳普惠平台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实践项目和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开展走进校政企社村的低碳行为、垃圾分类等生态文明宣讲、科普和课题调研,并以实践项目推进调研与竞赛项目的成果转化。

“在参与校园‘碳普惠’行动的过程中,我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碳排放情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比如,可以通过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光盘行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大学生张霁灿说。

目前,该校学生已实现全覆盖建立个人碳账户,学生学期人均碳排放量环比下降75.16%,学生参与以垃圾分类、绿色低碳宣讲为主题的实践项目人数同比增长67.6%。

近年来,该校还开展生态文明宣讲1500余场次,涉及国内30个省市的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受众30余万人次,深受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

作者:周洪松 薄艳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玉树州考区报考成人高... 根据《2025年青海省成人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对经初审符合“免试入学资格”的德...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庆祝教...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九月的风,携着初秋的温柔,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9月10日下午,为庆祝第41个...
从“我”到“我们”!是她与精河... 9月9日,在精河县第三中学教室里,湖北援疆教师卢杏萍手持粉笔,在为学生授课。 今年8月,怀揣着投身教...
省福乐幼儿园开展庆祝第41个教...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
9所高校!新晋ESI全球前千分... 9月11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25年9月的ESI最新数据(...
致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慰... 全县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及离退休教职员工: 金秋沃野滋兰惠,丹桂清香润教坛。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
刘霞 | 跨越千里浇灌满园芬芳 从齐鲁烟台到荆楚随州,山东烟台姑娘刘霞带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跨越1200公里奔赴曾都区五丰学校,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