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侨大学考研718中西音乐史真题解析!(独家)
开心田螺
2025-01-26 10:34:38
0

最懂华侨大学考研的团队

(扫码联系老师,免费试听华侨大学音乐考研全套课程)

(点击试听↑↑↑)

2025年【华侨大学718中西音乐史】真题解析!

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于是战国时期的青铜乐器巅峰之作。全套编钟共 65 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钟架上,总重量达 5 吨。其造型壮观,钟体上铸有精美的纹饰和铭文。这套编钟音域宽广,跨越五个半八度,能演奏出完整的五声、七声音阶,且音色优美、清脆明亮,不仅可演奏单旋律,还能实现和声、复调等复杂演奏形式。它的出土,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铸造工艺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展现了当时高超的音乐文化水平。

2.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以黄河为象征,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屈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全曲由《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等八个乐章组成,各乐章既独立又相互关联。采用了独唱、合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融合了中国民间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旋律激昂奋进,气势磅礴。一经问世,便迅速传唱,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不朽的经典,至今仍在音乐舞台上散发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3.鼓子词

鼓子词是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表演时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通常由一人击鼓并说唱,有时也会有其他人配合。其结构较为简单,一般由同一曲调反复演唱多遍,中间穿插散文讲说,用来叙述故事。题材广泛,包括爱情故事、历史传说、自然风光等。早期多为士大夫在宴会等场合的娱乐,后逐渐走向民间。北宋欧阳修的《十二月鼓子词・渔家傲》,是鼓子词的典型代表,对后世说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4.名歌手

名歌手是 14 - 16 世纪德国出现的业余诗人音乐家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市民阶层,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最低级的 “学徒” 开始,通过考核逐步晋升为 “工匠歌手”“诗人歌手” 等。名歌手们遵循特定的诗歌韵律和音乐规则进行创作与演唱,作品内容多为爱情、道德、宗教等主题。演唱风格较为严谨、刻板,注重技巧与形式。他们的存在促进了德国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在德国音乐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

5.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盛行于 18 世纪的欧洲,起源于法国宫廷。在音乐领域,洛可可风格追求精致、优雅、细腻的音乐表达。旋律通常优美流畅,装饰音丰富,给人以轻盈、灵动之感。节奏轻快且富有变化,和声相对简单,注重营造温馨、愉悦的氛围。代表作曲家有库普兰、拉莫等。这种风格在当时的音乐创作、演奏以及音乐审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体现了特定时期的艺术审美追求。

6.正歌剧

正歌剧是 17 - 18 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种歌剧体裁,后传播至欧洲其他国家。它以严肃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为题材,强调歌剧的戏剧性和音乐的庄重性。结构上通常由序曲、咏叹调、宣叙调等组成,咏叹调用于展现角色情感,宣叙调推动剧情发展。演唱风格注重声乐技巧,强调声音的华丽与优美,对演唱者的嗓音要求极高。剧情往往遵循固定模式,人物形象较为理想化。正歌剧在当时的欧洲歌剧舞台占据主导地位,为歌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简答题(每题10分)

1.隋唐时期有哪些音乐机构及其职能

太常寺:是隋唐时期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负责祭祀、朝会等各种仪式中的乐舞安排与表演,对乐官、乐工进行管理和考核,还承担着音乐教育、训练以及乐器制作等职能,在维护封建礼仪制度和音乐文化传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大乐署:隶属于太常寺,主要掌管雅乐和部分燕乐的教习、排练与演出。负责培养专业乐工,制定乐律标准,对音乐人才进行系统培训,其考核制度严格,以保证乐工的专业水平和音乐质量。

鼓吹署:同样属太常寺,专门管理仪仗中的鼓吹音乐,如皇帝出行、重大庆典等场合的演奏。它也负责部分军乐的管理和演奏,在显示皇家威严和国家礼仪方面意义重大。

教坊:由宫廷直接管辖,主要负责燕乐的表演和创作,集中了大量优秀的乐工、歌伎,是宫廷中娱乐性音乐的重要机构,其音乐风格多样,注重创新,对民间音乐也有一定的吸收和融合。

梨园:是唐玄宗设立的音乐机构,以教习、演奏法曲为主,选拔培养了许多高水平的乐师和艺人,主要为宫廷宴乐服务,代表了当时最高的音乐表演水平,对唐代音乐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聂耳的创作特点

鲜明的时代性与革命性:聂耳生活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期,其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如《义勇军进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有力的节奏,唤起了民众的抗日热情,成为鼓舞民族斗志的号角。

浓郁的民族风格:他善于将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技法相结合。在《金蛇狂舞》中,运用了民间音乐中的锣鼓节奏和旋律特点,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贴近大众生活:聂耳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作品反映了劳苦大众的苦难与抗争。像《码头工人歌》,通过沉重的节奏和有力的旋律,刻画了码头工人的艰辛生活和顽强精神。

丰富的音乐形式:他的创作涵盖了多种音乐形式,有群众歌曲、抒情歌曲、歌舞曲等。《卖报歌》以简单明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适合儿童传唱,展现了他在不同音乐形式上的创作才华。

3.海顿确定的交响曲模式和海顿创作风格

海顿确定了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基本模式。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充满活力与戏剧性;第二乐章为慢板,常用变奏曲式或三段式,旋律优美抒情,具有歌唱性;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节奏轻快,风格典雅;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急板,多采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气氛热烈,给人以欢快、振奋的感觉。这种模式为后世交响曲创作奠定了基础。

创作风格:海顿的音乐风格明快、幽默、乐观。他的旋律简洁流畅,易于记忆,如《惊愕交响曲》中,主题旋律简单却极具感染力。和声运用丰富多变,注重和弦的色彩变化和功能转换。节奏上充满活力,常运用切分音、附点音符等增加音乐的动感。他的作品结构严谨,各乐章之间相互呼应,整体平衡协调,体现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既具有理性的秩序感,又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活力。

4.柏辽兹对标题音乐贡献

创新标题音乐形式:柏辽兹打破了传统交响曲的结构束缚,将文学、诗歌等元素融入音乐,创造出具有明确标题和故事情节的标题交响曲,如《幻想交响曲》,以独特的音乐语言描绘了一个艺术家的奇幻爱情经历,为标题音乐开创了新的形式和范例。

丰富音乐表现手法:他运用 “固定乐思” 的手法,通过一个代表特定形象或情感的主题旋律在不同乐章中变化出现,来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增强了音乐的叙事性和连贯性。同时,他大胆使用新的和声、配器手法,拓展了乐器的表现性能,如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通过对中提琴的独特运用,塑造出孤独、忧郁的主人公形象,使音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提升标题音乐地位:柏辽兹的标题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使标题音乐从一种边缘的音乐形式逐渐走向主流,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为后来的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在标题音乐创作上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推动了标题音乐的发展和繁荣。

论述题(每题40分)

1.黎锦晖音乐贡献

黎锦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和“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他不仅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音乐教育和普及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儿童歌舞剧的开创

黎锦晖在儿童歌舞剧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1922年,他在中华书局的支持下,创办了《小朋友》杂志,旨在推广国语和改革儿童教育。同年,他还创立了“明月音乐会”,后逐渐发展成为“明月歌舞团”等多个机构,致力于培养专门的歌舞人才。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作品如《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等,不仅深受儿童喜爱,也在成人中广为流传。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儿童的文化生活,还推动了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黎锦晖认为,通过歌舞剧的表演,可以训练儿童的语言、动作和姿态,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他的这些理念和实践,为后来的儿童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础。

流行音乐的奠基

黎锦晖在流行音乐领域的创新同样不容忽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创作了大量的时代曲,如《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我侬词》、《蔷薇处处开》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还对后来的中国流行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黎锦晖将西方爵士风格引入中国音乐,开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新纪元。他的作品《毛毛雨》和《桃花江》被称作“黄色音乐顶峰”的代表作,尽管这些作品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它们无疑推动了中国音乐的现代化进程。黎锦晖还为英商胜利唱片公司编写歌曲并灌制唱片,进一步扩大了其作品的影响力。

音乐教育与普及

黎锦晖在音乐教育和普及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倡“平民音乐”,强调音乐教育应面向普通大众,而非仅限于精英阶层。在上海时期,他定期参加交响音乐会,自学和声与作曲技法,并与国乐团体保持密切联系。这些经历使他认识到中国新音乐的创造应“兼收并蓄”。他创立“明月音乐会”,提出“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的理念,强调从儿童教育入手普及音乐。在他的努力下,儿童歌舞剧和流行音乐在中国迅速传播,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推动了中国音乐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黎锦晖在儿童歌舞剧、流行音乐和音乐教育领域的贡献,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内涵,还推动了中国音乐的现代化进程。他的创新精神和教育理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后人铭记和传承。

2.歌剧的诞生和初期发展概述

歌剧作为一种西方舞台艺术形式,其核心在于通过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人们常用音乐来帮助表达诗歌的内容,而古希腊悲剧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此外,中世纪时期的田园剧、宗教剧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都为歌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时期的影响

古希腊悲剧不仅是歌剧艺术的根源,其复调艺术形式对后来的歌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早期的歌剧尝试采用单声部旋律,以更好地表现歌词的意义。

中世纪音乐形式的作用

中世纪的田园剧和宗教剧通过音乐、诗歌和戏剧的手段表现日常生活场景,为歌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

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是一种新型的音乐形式,作曲家通过牧歌来谱写诗歌中的戏剧性场面,预示着歌剧的诞生。

歌剧的初期发展

意大利歌剧的诞生

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诞生。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家中聚会,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传统,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发展

巴洛克时期,歌剧在意大利不断地发展完善,最终以意大利正歌剧定型。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蒙特威尔第和A·斯卡拉蒂,他们的作品如《奥菲欧》和歌剧序曲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正歌剧的特征

正歌剧,也叫作严肃歌剧,音乐成为其首要元素,戏剧成为音乐的附属。音乐上重视独唱,使用宣叙调与咏叹调,合唱使用较少。

法国歌剧的发展

法国歌剧以豪华的机关布景和芭蕾舞场面为特点,吕利是法国歌剧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如《奥菲欧》对法国歌剧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歌剧的兴起

英国歌剧在普赛尔的影响下,创造出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标志着英国歌剧的开始。

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变革

古典主义时期,喜歌剧作为一种新型歌剧形式兴起,内容不再只是神话或历史英雄,而是表现日常生活场景或普通人的小事情。莫扎特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创作了多部重要的歌剧作品,如《费加罗的婚礼》和《魔笛》。

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创新

浪漫主义时期,歌剧艺术追求个性化与情感化,推动现代歌剧的诞生。韦伯的《魔弹射手》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而贝里尼和多尼采蒂等人的作品则进一步丰富了 歌剧的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歌剧从古希腊时期的悲剧演变而来,经过中世纪音乐形式的积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最终在16世纪末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诞生。巴洛克时期,歌剧在意大利得到迅速发展,并影响了法国、英国等国家。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歌剧艺术不断创新,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多样化和丰富的歌剧形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留学机构哪个最好 南京留学机构的选择对于计划出国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申请结果,还影响未来的留学体验。在南京...
苏州公务员面试辅导机构哪家好?... 《苏州公务员面试辅导机构哪家好?多维剖析助你抉择》 考公免费咨询电话:4009810787 在苏州...
重庆一中开学典礼:持续精进 坚... 9月1日,重庆一中举行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在典礼上寄语学生:“坚守持续精进...
山西太原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 近日,为全面推进学校2025年9月教育科研提升年总体部署,围绕 “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提升” 的校园活...
雅安哪里高考冲刺学校好,雅安高... 告别粗心“陷阱”:高中生攻克简单题丢分难题 在高中学习中,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扰:明明会做的简单题...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开设高一... 校园,是充满阳光、欢乐与知识的成长乐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犯罪、电信诈骗以及毒品等...
是假的!“54岁女研究生”被禁... 近日,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则“54岁阿姨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的励志故事。 发布该故事的网友称,自己...
家园携手共育,从“心”开始 成... 秋风送爽,银杏渐黄。近日,成都市第三十八幼儿园银杏园区与行知园区围绕“科学协同 双向奔赴”主题,召开...
2025年湖南高考地理背景信息... 2025湖南高考地理试题第17题 试题回顾 2025/8/8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西安市五环中学开展初一新生入学... 阳光讯(记者 张允铎)初一新生,来自于不同小学,面临着学习内容、学习难度、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的深刻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