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黑龙江某县一教育局副局长组织全县中小学校按书商意见征订教辅材料,4年间先后9次收受回扣款共计204万余元,目前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重庆某中学副校长在征订教辅资料中拿回扣127万余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在这些教育界的“蛀虫”眼里,学生的负担减不减无所谓,自己的腰包鼓没鼓才最值得关心。中部某县一名教育股长连续4年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征订两种教辅材料、共收受回扣上百万元,此人表示:“我推荐课外读物,主要考虑哪种回扣多。”如此利欲心,哪还有一点责任和良知?
对于教辅过多过滥,公众深恶痛绝的不仅是贪腐问题,更是学生与家长无数个“被自愿”的无奈瞬间。老师推荐教辅材料时,往往强调“自愿”,但上课讲教辅内容、课后作业要写在教辅上,学生怎么可能不买?家长想货比三家,但当地往往只有一家与学校“合作”的书店有售,只能被迫消费。为了某些人创收而出现在学生书桌上的一本本教辅,又能对学习起到多少作用,恐怕不少都沦为废纸。
学校是最纯真、最干净的地方,不能沾染贪腐的污浊;教辅是孩子的学习伙伴,不是“教腐”滋生的温床。
(原题为《副局长收了204万元回扣,教辅书岂能沾染腐败污点》作者 李霞 来源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