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给高三女儿买“聪明药”的母亲,顿悟教育的所有捷径都是陷阱
开心田螺
2025-07-25 08:32:10
0

前段时间,看到《中国新闻周刊》的一则报道:

来自北方某省重点中学的女生杨宏,是班上的学霸,常年稳居班级前五。

然而步入高三,随着学习压力变大,她的成绩下滑至十名开外。

为了让女儿提高成绩,杨宏的母亲在网上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了一款“聪明药”。

她听说,很多学生服用这种药后,学习效率会大增,考试成绩显著提高。

杨宏吃药之后,果然“立竿见影”,她觉得自己上课时注意力更集中,喜欢上了这种“被按下加速键”的感觉,还自行把药量加大。

可是,在后面的月考中,她虽然重返班级前十,却开始频繁出现失眠、掉发、心悸等问题。

高三上学期接近尾声时,母亲察觉到了女儿的异常,勒令她立刻停药。

结果,杨宏经历了剧烈的戒断反应,每天头痛、恶心、精神恍惚,学习状态也一落千丈。

直到高考结束,母亲才不得不带着她走进了北京高新医院药物成瘾科。

据主任医师徐杰爆料:

杨宏所吃的所谓“聪明药”,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儿童多动症),属于国家严管的精神药品,

近年来,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聪明药”正在被许多非ADHD患者人群私下购买并服用。

然而,“聪明药”的主要成分与毒品类似,对非ADHD患者人群来说,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并损害其神经系统,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

严重的话甚至会让人像吸毒一样上瘾,陷入欲望的泥潭。

父母以为是在给孩子“吃药”,实际却是在给孩子“投毒”。

这位给高三女儿买“聪明药”的母亲,就是千万焦虑家长的缩影。

在教育孩子的这条路上,越来越多的父母试图走捷径,来帮孩子换取一个美好的未来。

然而,教育的真相是: 所有的捷径,都是人生的陷阱。

暑假已至,不少家长又开始研究给孩子报什么课外班。

有这样一种培训班,说是可以开发孩子的脑屏——让孩子三分钟就能看完100页书,三天时间记住三年的单词,而且过目不忘、倒背如流。

作为父母,你会心动吗?

如今,市面上的不少机构就打出这样的“脑屏”噱头。

据他们介绍,“脑屏”可以将孩子脑中的文字、想法、信息可视化呈现,如同大脑中装了一台彩色电视机般神奇。

许多父母纷纷心动,希望能让孩子提高记忆力,赢在起跑线上。

然而,有记者暗访这些机构发现,所谓的脑屏开发就是“全脑培训”的一种,而且几乎无一例外宣称“孩子越早开发越好”。

为什么越早越好呢?

一个机构说出了实话:因为越小越好骗。

一年级孩子的父母,孩子稍微学点东西就很高兴,可是三年级的孩子的父母,就不那么好糊弄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教授康利军曾表示,脑屏是绝对不存在的,是完全伪科学的概念。

不管是前几年风靡的“量子波动速读”,还是如今的“脑屏开放”,全都是智商税。

网上有位父亲爆料,自己花了32800元给6岁的儿子报了“右脑开发神童班”。

机构要求孩子每天“一目十行”地看书,几秒钟就要看一页书。

结果3个月过去了,孩子的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很多。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的前额叶一般在12岁左右发育成熟,过早过度地开发,会导致脑细胞过早凋亡。

这些所谓的捷径,非但不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反而还会给孩子的大脑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逼工厂24小时产出零件,但你能让水稻一夜开花吗?

很多时候, 父母以为的捷径,全都是教育路上的一个个坑罢了。

电视剧《搭错车》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人生没有捷径可以走,横着省下的路就会变成竖着的坑,早晚都要经过。

所谓捷径,可能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却不能让孩子赢在终点。

真正能让孩子走得更远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父母正确的引导和陪伴。

今年高考,来自开封的学霸代易瓒以724分的高分惊艳众人。

很多人称赞她是天才。

代易瓒却坦言,她自从上高中以来,每天清晨6点就起床背单词,还要坚持晨跑800米,平常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学习。

心理学上有个农民思维:

就是任何人任何事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按部就班。

这恰恰也是教育的底层逻辑:

没有一蹴而就,更没有一步登天,唯有奋力拼搏、稳扎稳打,才能一步步积累向上的资本。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从来不会让孩子走什么捷径,而是培养孩子自由选择人生的能力。

1. 帮孩子打好地基 ——培养受用一生的学习习惯。

  • 自觉学习的习惯

今年高考,来自泉州的林凡皓考出了696的高分。

林凡皓的爸爸在采访中坦言:儿子从小就特别自律,几乎没参加过什么补课班,而是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少学霸的成功背后,除了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拥有强大的自律精神。

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充足的自主权,在学习上多给他鼓励和认可。

逼孩子学习,他只能走一阵子;让孩子自己爱上学习,他却能走一辈子。

  • 坚持阅读的习惯

今年广东高考670分的胡童在分享经验时,强调一定要多阅读。

他从小就涉猎广泛,哲学、小说、历史无所不读;高三哪怕备考再紧张,周末也要看课外书。

坚持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头脑,还能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滋养灵魂和心灵。

李雪琴曾经有个“塑料袋”理论:

不少人经常会在家里攒一些买菜的塑料袋。

那些塑料袋看似无用,但总有一天,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阅读对孩子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

  • 规划时间的习惯

要想成为学霸,精力分配与时间规划尤为重要。

北大15级的学霸刘嘉森曾自曝,自己的秘诀便是时间管理。

他把一天分成了三个阶段:

早晨,按时起床,吃完早餐,立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中。

中午,适当午休和运动。

晚上,间歇式工作,并做好睡前总结。

凭借明确的时间规划,他的整个高中过得游刃有余,最后考到全省第二名的成绩。

真正的学霸,从不会靠临时抱佛脚,而是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一个做事有规划,生活有目标的孩子,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笑到最后。

2. 帮孩子打开格局——助他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有句话说得好: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高度。

一直认为,帮孩子找到真正的人生目标,比盲目的鸡娃、学习更重要。

所以父母要从小带孩子见世面,培养孩子广阔的视野和格局。

教育这件事,既要读圣贤书,也要走天下路。

父母可以选择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接受灵魂的洗礼,也可以带孩子去菜市场、去工厂里看看真实的世界,还可以看看花鸟鱼虫,感受自然之美。

一个孩子,只有真正见过世面,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了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这样的孩子才能更好地自己掌控人生,不被一时的诱惑所迷惑。

听过这样一段话:

“教育是世界上唯一需要慢下来做的事情,没有捷径,而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要努力但不要着急,繁花锦簇,硕果累累,都需要过程。”

作为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

请像一棵树一样生长,该扎根时扎根,该抽枝时抽枝,该发芽时发芽。

那些笨拙的、缓慢的、扎实向下的时光,终会化为满天星辰,照亮你前方的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北省委原书记蒋超良被“双开”... 2025年10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3名“老虎”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其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帮助教师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发布报告《2024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结果...
知云总裁受邀出席南昌航空大学职... 2025级秋季新学员开班典礼暨“强五讲坛”揭牌仪式在学院11教隆重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世健,...
普京宣布“世上独一无二的武器”... 编辑 | 高语阳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俄方可能将很快公布一款新型武器。当地...
留学生回国想少走弯路?这5件事... 前阵子帮两个留英的学弟改简历,俩人境遇差得有点扎心:一个毕业前半年就盯着国内秋招,靠留学生专属渠道投...
成人高考学校推荐:开启你的学历...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历提升已成为职场人士突破职业瓶颈、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成人高考作为国家认可的学...
2025年四川高职单招真题原题... 来咯来咯 2026年纺织服装类四川单招小伙伴 2025年四川单招真题原题新鲜出炉! 今天公布 纺织服...
初中不看天赋,拼的是这四种“清... 很多家长都爱说一句话: “孩子啊,学习靠的是天赋。” 听起来有点像劝人认命的温柔暴力。 可在现实里,...
2025版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 本教材的基本介绍: 本套2024版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是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202...
建筑理论|东大考研真题+东联模... 备考复习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你还在为记不住知识点发愁吗? 东联线上刷题系统、火爆上线 助你碎片化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