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苏科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最高清下载打印)
开心田螺
2025-09-06 15:13:19
0

2025 年,新版教材将与同学们见面,此次教材更注重思维与阅读能力的培养。为方便大家利用暑假预习新学期内容,我们整理了 2025 新版苏科版八年级数学全册电子课本,以图片形式呈现,希望能为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提供助力。

以下是部分内容截图,完整信息请查看 PDF 文件

八年级数学的函数部分以一次函数为核心(部分教材会涉及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初步应用),是学生从 “具体数值计算” 过渡到 “抽象变量关系” 的关键内容。这部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既包括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也涉及数形结合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下:

学习重点在于构建函数的 “基础知识框架”。首先是函数的基本概念,这是核心中的核心。要能区分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如时间、路程)和常量(如速度),理解 “变量是变化的量,常量是固定不变的量”,比如匀速行驶的汽车,路程 s=60t 中,t(时间)和 s(路程)是变量,60(速度)是常量。函数的定义要理解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 y 是 x 的函数,x 是自变量”,其中 “唯一确定” 是关键,比如 y=±x 不是函数,因为 x=1 时 y 有两个值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也需掌握:列表法通过表格呈现变量对应关系(如工资表中 “工作天数” 与 “工资” 的对应);解析式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如 y=2x+3);图像法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曲线(一次函数是直线)表示,要掌握 “描点法画函数图像” 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其次是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与图像性质。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 y=kx+b(k、b 为常数,k≠0),其中 k 是斜率(决定增减性),b 是截距(决定与 y 轴交点);特殊形式是当 b=0 时的正比例函数 y=kx(是一次函数的特例,图像过原点)。图像性质是数形结合的基础,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只需确定两点即可画出);k 的作用体现在 k>0 时,直线从左到右上升,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k<0 时,直线从左到右下降,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增减性是核心);b 的作用是 b>0 时,直线与 y 轴交于正半轴,b=0 时,直线过原点,b<0 时,直线与 y 轴交于负半轴;还要了解图像平移中 y=kx+b 与 y=kx 的关系(上下平移,b 变化:上加下减)。

再者是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联系。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是,一次函数 y=kx+b 中,当 y=0 时,kx+b=0 的解就是函数图像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是,kx+b>0 的解集是函数图像在 x 轴上方时 x 的取值范围,kx+b<0 的解集是图像在 x 轴下方时 x 的取值范围(用图像解不等式是关键应用)。

学习难点在于突破 “抽象思维” 与 “综合应用” 的障碍。一是从 “数值计算” 到 “变量关系” 的思维转变,学生容易习惯 “已知数求结果”(如计算 3x+2 当 x=1 时的值),但对 “x 任意变化时 y 的变化规律”(如 y=3x+2 中 y 随 x 如何变化)理解模糊。突破方法是通过具体案例感知变量关系,比如 “打车费用 y(元)与里程 x(公里)的关系:y=5+2x”,分析 “x 每增加 1 公里,y 增加多少”,用生活场景理解 “k 的实际意义”(这里 k=2 表示每公里 2 元)。

二是数形结合的灵活应用(图像→性质→解析式)。难点之一是由图像确定解析式,已知一次函数图像经过两点(如 (1,3) 和 (2,5)),求解析式 y=kx+b 需要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两点坐标),但部分学生容易混淆 “x 和 y 的对应关系” 导致方程列错,对策是牢记 “图像上的点 (x,y) 满足解析式”,代入时严格对应(x=1 时 y=3,即 3=k×1+b)。难点之二是由解析式分析图像特征,给出 y=kx+b 判断 k、b 的正负(如 “函数图像过第一、二、三象限,k 和 b 的符号是什么?”),需要逆向推理:k>0(过一三象限)、b>0(交 y 轴正半轴),结合起来过一二三象限,对策是画思维导图总结 “k、b 符号→图像经过的象限”,通过对比表格强化记忆。

三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建模问题),学生常无法从复杂文字中提取变量关系,比如 “行程问题”“利润问题” 中,不知道如何用一次函数表示数量关系,或忽略实际问题中变量的取值范围(如 x≥0)。典型案例是某商店销售商品,每件成本 30 元,售价 x 元(40≤x≤60),每天销量 y=100-2x,求每天利润 w 与 x 的函数关系,关键是利润 w=(售价 - 成本)× 销量,即 w=(x-30)(100-2x),且需注意 x 的范围(40≤x≤60)。突破方法是先确定 “自变量 x” 和 “因变量 y”(明确谁随谁变化),找到题目中的 “等量关系”(如利润 = 收入 - 成本),写出解析式后标注自变量的实际取值范围(避免忽略 “x 不能为负数”“销量不能为负数” 等限制)。

四是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将函数图像与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结合时,学生常无法将 “坐标” 转化为 “线段长度”,或不会利用几何性质(如三角形面积、等腰三角形性质)列函数关系式。典型问题是一次函数 y=2x+4 的图像与 x 轴交于点 A,与 y 轴交于点 B,求△AOB 的面积(O 为原点),关键是先求 A、B 坐标(A (-2,0),B (0,4)),再转化为线段 OA=2,OB=4,面积 = 1/2×OA×OB=4。突破方法是强化 “坐标→长度” 的转化(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 0,长度是横坐标的绝对值;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 0,长度是纵坐标的绝对值),结合几何公式(面积、周长等)建立联系。

总结来看,学好函数的核心思路是理解变量关系,掌握数形结合。学习时要从具体案例(生活场景)入手,避免死记硬背概念;多画图、多对比(如画出 y=2x 和 y=2x+3 的图像,观察差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课堂提问不妨“留半句” 教师的语言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点燃思维的火焰。初登讲台的教师常习惯于“倾囊相授”,生怕讲不透、...
帮推|师生主题时光第1期:“人... 活动介绍 当前,我校正处在“双一流”建设与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校团委致力于系统性打造“法大...
言传身教怎么做?这个穿旧衣的宰... 传播正确家教理念·普及科学养育知识 在物质丰盈的今天,我们该如何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让“廉洁...
刚刚,南京这所名校发布! 今天 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小学部 正式发布 《“亲子熄屏”倡议书》 面向全校学生及家长发起 “每天熄屏...
孩子出现失误时,别急着批评,说...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也难免会出现失误和问题。当孩子出现失误或者犯了小错误的时候,...
速递!教育部公布2025—20...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确定47项竞赛活动为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跟小编一...
“父母没本事,孩子别学法”,父... 父母没有本事,往往会觉得自己帮不上孩子的忙,还有可能拖孩子的后腿。就比如同样是上学,有些孩子一毕业,...
2025年职校生突围指南:跨领... 一专多能,打破就业边界 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2025年,职校毕业生正迎来全新的就业图景。行业数据...
首届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 10月26日,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首届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
沈北新区蒲河满族学校邀请王刚老... 家校携手是教育最美的模样,双向奔赴是成长最强的力量。10月30日,2025年秋季学期家长委员会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