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5年排名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排名学科数达到57个,覆盖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GRAS的排名对象包括全球3000多所大学,最终发布的榜单展示了9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所高校的近2万个学科点。
美国大学在今年的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仍然保持领先,在27个学科占据榜首,上榜总次数达到4281次,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内地高校持续进步,在21个学科拔得头筹,上榜总次数3747次,位列全球第二,上榜高校数量达到359所。中国内地高校在各学科排名中的上榜总次数和上榜高校数量近10年来稳步提升。
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在电力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首度问鼎世界第一,使得中国内地高校的全球冠军学科增加到21个。分别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电力电子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东南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河海大学(水资源工程)、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扬州大学(兽医学)。其中,扬州大学首次拥有全球冠军学科。
从上榜学科数来看,浙江大学延续了去年的优势,以55个上榜学科数登顶中国内地第一,同时也成为全球上榜学科数量最多的学校。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的上榜学科数也都达到或超过40个。
贵州高校在今年的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共有4所高校的21个学科上榜,较2024年新增了11个学科,成绩亮眼。

作为省内唯一“双一流”高校,贵州大学共有17个学科上榜,分别是数学、化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资源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人工智能、农学、兽医学;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和农学三个学科位居全球百强。
此外,贵州医科大学共有2个学科上榜,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药学学科;遵义医科大学药学学科上榜;贵州财经大学今年首次上榜,数学学科位居全球500强。贵州各高校正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深化内涵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冲刺“双一流”建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
编辑 张秀云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