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开心田螺
2025-08-28 06:40:09
0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数字技术的飞速迭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高等教育的生态版图,特别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在新媒体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今天,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是回应时代挑战的必由之路,更是把握机遇的前瞻之举。技术浪潮为思政教育带来了载体革新的可能,也催生了理念重构的需求,高校需构建多维度协同的新范式,以此使得思政教育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技术赋能,构建智能化思政教育支撑体系。伴随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思政教育获得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与广阔的创新空间。高校应构建智能化思政教育支撑体系,进而实现思政教育从传统灌输式教育转向精准化、个性化及情境化教育。其一,高校应当开发智能育人平台。打造集成化与智能化的思政教育平台,并确保其适配育人需求且具备长远发展潜力。平台设计需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认知特点,从界面布局、功能模块到交互逻辑,都力求简洁易用并贴合学生日常,让技术工具服务于学习体验的提升;平台建设还需遵循数据互通原则,即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技术接口实现教学资源、学生课堂表现以及线上行为轨迹等数据的全面联通与整合,让教师能够精准掌握学生的成长动态,避免“信息孤岛”导致的育人盲区。其二,沉浸式技术正为思政教育注入全新活力,开辟情境化与体验式并重的创新路径。VR、AR技术可凭借对虚拟环境的高度仿真让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在“亲历”中触摸历史温度、解构抽象理论、直面道德抉择,让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

内容提质,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价值引领精品。在信息繁杂、价值多元的新媒体环境中,思政教育唯有深耕内容建设,推动供给侧的结构性优化,才能让价值引领既立得住根本,又接得住地气。其一,让主流价值在与时代热点的对话中扎根青年心中。面对网络空间多元思潮的碰撞及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中可能出现的迷茫,思政教育必须亮明立场、坚定方向,即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帮助青年夯实思想根基、校准人生航向,解答他们成长中的困惑,关联前沿科技的发展动向。如“国潮”成为流行,思政教师可通过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让文化自信从口号变为青年的真切认同。其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融合是推动教育内容提质的重要维度。高校的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或是学科发展中前辈学者的钻研精神,又或是专业知识应用中体现的社会责任,亦或是技术创新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对此,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需把握以下关键点。一是深挖结合点,让思政元素与专业肌理同频共振。教师要以专业特性为锚点,找到专业课程与价值观教育的自然衔接处,如计算机专业中,代码编写的严谨性可引申为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机械专业中,精密仪器的制造工艺能映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二是追求自然融入,避免生硬嫁接和简单贴标签。教师在专业课堂上突兀地插入思政口号反而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真正的融合是让思政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形成“同心圆”。三是聚焦实效转化,推动价值认知内化为行动自觉。课程思政不是要让学生记住抽象的价值概念,而是要让其转化为日常行为的准则。这要求教师跳出“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以实践体验、思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沉浸式参与中深化认知。

队伍协同,构建多元化网络思政育人共同体。技术手段再先进、教育内容再丰富,倘若缺乏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湛且结构配置合理的育人队伍,协同育人的目标也难以真正落地见效。其一,高校应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基于“全员育人”理念,高校应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阵”的“两张皮”困局,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在育人目标上同向同行、在教育过程中相互赋能。一是联合备课机制。即组织两类教师共同参与备课环节,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设计“知识传授+价值塑造”的融合教学方案,让思政元素自然嵌入专业课堂。二是交叉培训机制。即针对两类教师的能力短板开展互补培训,帮助专业教师提升思政理论素养和育人意识,让思政教师增进对专业领域的认知,从而在协同中实现“懂专业”与“懂思政”的双向赋能。其二,搭建校企政社多元主体的联动机制。高校应牵头构建校企政社联动机制,让各方立足自身优势实现资源互通,如政府部门可提供政策指导、案例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治理逻辑;企业可开放实践平台,通过岗位体验、行业导师授课传递职业精神与行业伦理;社会机构可提供社会实践场景,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深化价值认知。同时,高校应建立多方沟通渠道,以及时对接育人需求与动态,通过定期联席会议、线上共享平台等形式确保各方信息对称,让思政教育内容更贴近现实、更具针对性。

【作者为赵萍,皖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项目编号:2022xsxx239)、安徽省级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重点项目:新媒体时代基于“微课”的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2023sxzz089)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育...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数字技术的飞速迭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高等教育的生态版图,特别...
签约摄影师 | 李铭皓《野花集... 《野花集》拍摄对象均来自青海高海拔偏远地区的三所特殊学校。在一次偶然的接触中,我了解到这些孩子都是失...
会计革新与未来发展 这样的标题... "会计改革与发展"可能是指关于会计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的讨论或研究。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
吕梁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2025...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实践师资水平,提高医疗综合能力,持续优化住培师资队伍结构,8月22日,我院医学教育科...
新优质学校|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成立于2023年,是一所单法人多校区九年一贯公办学校,现有111个班级、4900...
开学前建议这些家长及时修改个税...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羊咪米 整理 又到开学季,孩子教育阶段有变化的家长注意咯,无论孩...
来抄作业!雅思口语一顿乱说和表... 口语考场上如何表现,考官能给高分呢? 这是所有考鸭都想搞明白的。最近小编在网上看到有聪明的考鸭一顿“...
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东港... 为进一步做好全区学校(幼儿园)秋季学期开学保障工作,8月22日,区纪委监委派驻六组、区教体局、区卫健...
青桥驿镇举办集体升学礼:文明新... 8月25日,青桥驿镇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喜悦,“扬帆起航·筑梦未来”集体升学礼在温馨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帷...
小学老师调去高中教学,靠谱吗?... 社会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当听闻小学老师去教授高中课程时,不少人会流露出惊讶的神情,甚至觉得这一安排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