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城市,中小学生“在校午休”已是常态。由于传统课桌椅功能单一,不少学校的学生午休时只能“趴睡”。长此以往,一方面,孩子的颈椎、关节等容易受到损伤,不利于生长发育;另一方面,不舒服的午休也难以保障学生下午时段的学习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学校采用了可以“变形”的课桌椅,让孩子们既可以坐着上课,也可以躺下午休。
(湖南浏阳市某小学的可躺式课桌椅。图源:新华社)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2日)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明年2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首次从设计、生产到使用全流程,为可折叠午休课桌椅树立了明确规范。
“国标”里的午睡课桌椅,到底什么样?
目前,可以平躺或倾斜的各式午休课桌椅已经在多地学校投入使用,这种桌椅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形”功能——上课时,它是标准的课桌椅;午休铃声一响,它就能轻松切换形态,让学生舒适地躺下休息,校园午休从“凑合趴睡”变成“舒适躺睡”。
在福建泉州东星实验小学,学生们只要转动旋钮,椅子靠背放下,腿托升起,就变成一张午睡床,针对高年级的午休课桌椅,还可以把后排的桌子变成靠背的一部分,教室很快就成了可午休的临时宿舍。
东星实验小学校长张桂英介绍,随着课后延时服务的推广,在校午休就餐学生的比重上升至85%,迫切需要让孩子们吃好睡好,这样的新式午休课桌椅,非常有效。
此类的午休课桌椅,正在逐渐推广,今年新学期伊始,安徽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北校区的孩子们发现,午休时间可以在教室里躺着睡觉了。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选用的午休课桌椅,款式不尽相同,而随着《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的制定,各样的午休课桌椅,将迎来新的国家标准。新标准充分考虑了学生午休的舒适度。比如,展开后的总长度要超过1米,保证学生能伸展开身体;靠背可以放倒到135度以上,接近半躺的舒适角度;甚至连头枕和搁腿的位置,都有明确的尺寸要求,确保孩子们能真正睡个好觉。
参与标准制定的某公司负责人陈超峰向记者介绍,这种新式桌椅因为增加了躺睡功能,结构和部件都比传统桌椅更复杂。因此,新国标在原有标准上,针对这些新增的功能和部件作出了规范。
陈超峰告诉记者,目前主流的午休课桌椅有3种形态,简单来说就是桌子变床、椅子变床和桌椅一起变床,入围标准的,是后2种形态,而且每种形态的尺寸、设计都有明确要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一标准的推广,并非等于未来所有桌椅都将变成午休课桌椅,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一新式桌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国标的设计主要还是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午间能够休息得好。在实施的时候要注意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短期内可能还很难实现全国范围的推广——新课桌对于教室的大小有没有要求?对班额的大小有没有要求?要整体考虑这些因素,再去推广使用。
午休课桌椅新国标的发布,一来填补了相关空白,方便未来企业生产与学校采购,二来也有助于扩大“躺睡”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可以说,这是对中小学校办学过程中普遍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及时回应。
若干年来,谈及教育投入,人们的目光多集中于教学楼、实验室、师资等宏观层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如今我国包括中小学在内的整体教育条件、能力都具备了相当水平。同时,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尤其是“双减”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越来越被认可。
(贵州正安县某小学的可躺式课桌椅。图源:新华社)
在国家层面,对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以及为预防幼儿和小学生近视发生提出具体要求等。还有义务教育阶段更多细节,诸如什么材质的校服学生穿着更舒服、长期未“更新”的课桌椅尺寸与当下中小学生身高不匹配等话题,都曾引起广泛讨论。这是各界对更好的教育环境的期待,也是教育品质精细化提升的必然趋势。
很长一段时期里,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少中小学在教育中片面追求“以分数为中心”,忽略了对学生各方面成长的关注。“双减”是在学生的学业上“做减法”,目的是让孩子们利用腾出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管是关注孩子的睡眠、视力还是体质,其根本意义都是在生活上“做加法”,通过不断改善硬件、软件环境,为他们全方位的成长保驾护航。
国标的制定,为学生的健康午休画下了基准线。但如何将这条线,稳稳地铺进全国成千上万间教室,还需要各地用因地制宜的智慧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作答。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对教育细节需求的回应持续涌现,通过一次次精准、持续的进步和努力,让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来源:央视网、中国之声、工人日报
编辑:张霞
责编:黄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