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快的……学校既没有要求快,小学学生的实际进度也不比上一代人更快。
认为小学进度快的家长,水平一般比较低,尤其是没有大局观,没有宏观视角,更不要谈什么知识面,什么自身素质了。
自高考制度
恢复以后,近三十年,高等教育以下的,所有教育主要宏观指标,入学年龄、学制学时、学科体系、知识大纲、升学规则——只在细节上有小幅度变化,总体上是几乎没有变化的。这一代学生家长,教育小时候什么样,现在他们子女这代其实还是什么样。
比如小学,9.2发了书我儿子带回来我就翻了一遍,跟我小时候用的没啥区别。为了这个问题上网查了一下,大纲和知识点基本没有变化。拼音没有取消,汉字总数没有大幅度涨跌,没有引进二外三外(比如欧洲贵族学校多一科拉丁语),不增加物理、化学、生物……内容本身变化无非删改一些课文,教材换个版本。这些有关知识内容方面的东西,如果你认真去对比教材和考试内容的话,会发现内容量变化是很小的。
内容不变,那看时间,学制6年没有减少为5年吧,一年上学的周数还是39-40周。只有一项实打实的,对进度有影响的单周课时的确变短了一些(普遍每天减少了一节课),不过这个是有理论支撑的,是教育部发现现在的家长卷得太过分了(课后补习班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小孩儿的正常智力发育和知识发展,迫不得已强行减负。如果把实际的小孩子的课时算进去,只增不减。
内容量/时间=速度,真要论的话,在内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学习时间变长(必须算上已经客观发生的补习时间,包括家长守着教和报班),进度要求其实应该变低才是正常的。当然,这里有个我刻意回避了的关键指标,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是我认为影响家长判断的真正因素。
修正公式应该是:
内容量掌握程度时间速度
知识想要掌握得越好、越熟练,自然就要花更多时间,自然要求要有更快的学习速度(也就是问题所说的进度)。对知识掌握程度要求的差别,很现实地体现在了当下,即学生的平均水平比他们的家长多年更高,直接体现为考试平均分数不断上涨。我们这批人读小学的时候,有许多常年不及格的瘟猪儿,能考个80分以上,绝对是学霸的代表。而现在无论在哪里的小学中,瘟猪儿的数量很少了,80分不再是学霸,反而成了瘟猪儿的代表。
但是,这其实不是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因素,而是个有欺骗性的伪因素,看不看得穿这个因素的欺骗性,就是家长水平的体现。因为,教育选拔制度其实根本就没有变,中考还是要分流那么多人,高考录取率还是那么多,再进一步说,社会需要的精英岗位并没有大比例增加,人类整体科技水平并没有上升多少因此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并没有多少提高。从宏观上讲,社会目前本来就不需要教育出那么多知识掌握程度很高的人。从普遍不及格,到平均80分,甚至涨到平均90分,现在这批小学生以后的生存状况,也肯定不会因为他们平均知识水平的上涨而有任何改变。分数不代表任何东西,熟练掌握小学,中学甚至高中的知识,也不能换算成人和以后在社会上的竞争优势。
那为什么家长这么在乎分数呢,这就是现在社会发展最普遍的问题——内卷
。家长真正关心的,不是学校实际执行的教育进度的问题,关心的是别人家小孩的进度问题。无论事实上学校要求的教育进度是快还是慢,只要别人家小孩的进度快了,自己家的进度就是慢了。这就是内卷的力量,不看实际绝对值,只看相对比值。
所以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个欺骗性的伪因素,它来自于内卷。而要突破内卷,是不可能用更加激烈的内卷解决的,因为内卷是没有尽头的!就算平均分提高到95分,中考还是要刷一半人下来,高考还要再刷一半人下来。认识不到这点的家长,会盲目地追高内卷,把明显错误的教育方式方法应用到自己娃身上,还不自知。这就不可能有正收益,反而会在长期的尺度上,损害自己娃的竞争力。
就比如,全世界都认可的发展心理学
的基本常识,不要搞超前教育
,会损害儿童的心智发展。偏就不信、要报补习班,恨不得把小孩儿所有空余时间都报满。好像不这样就不足以体现自己财力雄厚,不这样就不足以体现自己对小孩儿的爱。然而这种靠超前投入,提前透支儿童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获得的一点点比较优势,并不能延续到他们真正面对高考甚至中考这个竞争分流节点的时候。
收益是短暂的,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而且有潜伏期。比如鸡娃造成夫妻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紧张,额外的经济压力和时间压力抬高了自己在事业或工作中的机会成本,小孩心理发展不健全……当然,总有家长挨不住别人家孩子的压力,忍不住要鸡娃。并且到处寻找一些论据以支持自己鸡娃的行为是正确的,比如谁谁谁家的补课成绩就上去啦,都鸡娃就自己不鸡不合群啦,诸如此类。他们唯独就是不肯承认,别人家孩子优秀单纯是因为别人家孩子比自己家的聪明,人家不鸡也比自己家的聪明。更不愿意承认,自己家娃其实比自己聪明,自己是绝对不配亲自上阵鸡的。
其实真要内卷,家长还是卷自己更好。努力多挣点钱,争取给小孩儿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环境,才是真正对小孩有帮助的。再不济能留下一些遗产,保他躺平也能衣食无忧。当然,如同内卷对教育无用一样,从统计上说,内卷对家长整个群体的经济地位的提升一样无用。不过家长卷自己,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没时间去祸害小孩儿啊。
家长只有一种卷是有效的,就是卷自己的学习,从一个回到家后只知道玩手机看剧刷短视频逛直播间的人,一个连自己情绪都控制不了却巴巴教育小孩只会给他灌鸡汤的人,卷成一个爱好文学、历史、科技、哲学等,对知识重新燃起了渴望的,自我再教育了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