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一个常问常新的话题:
爸爸妈妈吵架,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图源:《180天重启计划》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绝对的,需要综合考量以下几个方面,再做定夺:
🔹 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
🔹 父母冲突的频率与强度
🔹 冲突后父母是如何处理和收场的(处理方式)
01
并不是所有的“吵架”
都会伤害孩子
首先,完全没有摩擦和冲突的夫妻是非常少见的。小摩擦、小拌嘴,是亲密关系里再正常不过的日常。
图源:高矮胖瘦
需要注意的是:看到父母的冲突是让孩子看到、接触更真实的生活,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冲突的解决,形成一次积极的示范。
举个例子:
小林看到爸爸妈妈在厨房因为“谁该洗碗”而起了争执。
起初,小林有些紧张,不知道该不该插话。
但没过多久,他听到妈妈说:“对不起,我刚刚语气太冲了。”
爸爸也说:“我明白你今天累了,换我来。”
小林自己也能体会到紧张的氛围解除了,也从爸爸妈妈身上学会了:原来争执可以用道歉和沟通解决。
图源:徐慢慢心理话
同时,我们也要告诉孩子:“父母之间的冲突和他没有关系,爸爸妈妈依然爱着他,也爱着对方。”
尤其当吵架涉及“孩子教育”这个话题,建议在孩子年幼时避开孩子私下沟通;等孩子大些、有一定思考和表达能力时,也可以以“家庭会议”的方式,引导他参与讨论。
图源:见水印
02
高频率、高强度的争吵
是一种“情绪污染”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吵不吵”,而在于:
🔸 吵得有多凶?
🔸 吵得有多频繁?
🔸 孩子是否长期处在紧张、焦虑、恐惧中?
即使是很小的宝宝,虽然不明白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们可以感受到气氛的紧绷,也会因为看到父母激动愤怒的表情和听到高分贝的刺耳声音而感到害怕。
图源:当代青年小轩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存在两个“极端”:
有的会非常警觉,对环境里的动静反应大,感觉总是在预测危险;
有的孩子则会开启屏蔽模式,为了不让父母把战火烧到自己身上,他们把自己藏起来,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当争吵升级为肢体冲突、暴力行为,这已经不再是“夫妻矛盾”,而属于家庭暴力,属于“不良儿童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的一种。
研究显示,儿童期不良经历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相关,也和青少年期的吸毒、早孕相关。因此,家长应尽一切努力避免孩子目睹这类场面。
03
别让孩子“卷入战争”:
两种常见“错误模式”
在父母关系存在冲突、不稳定时,经常会出现两种“将孩子拉入‘战争’”的情况:
① 夫妻双方用孩子的问题来掩盖彼此之间的冲突矛盾。
孩子的问题会被过度放大和过度焦虑。似乎只有孩子有问题了,彼此之间才可以达到一致的状态,从而选择性遗忘夫妻之间本来的问题。
② 夫妻要求孩子站队。
比较常见的是妈妈在孩子面前诉苦和数落爸爸,而孩子为了“保护妈妈”和维护妈妈与自己的亲子关系,不得不站到妈妈的身边,一起去指责甚至仇视爸爸。
图源:momo(Ai作图)
☑ 在这时,最基本的建议是:
如果夫妻之间存在问题,最好的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千万不要把问题转移到孩子身上,更不要对孩子灌输某一方父母的不好,逼孩子站队。
图源:法国插画师 Marion Fayolle_
最后一点提醒:
家庭冲突无法避免,但别把孩子“拉下水”。
处理伴侣关系中的矛盾,是大人的责任。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表面上的和睦,而是面对问题时的成熟与责任感。
图源:徐慢慢心里话
父母吵架的余震到底有多大?
来看看网友们的反应
👇
①
长大真好,爸妈吵架我不在家
不用担心战火蔓延到我这里
不用躲在屋里装透明
内心战战兢兢
②
妈,为什么你还要催我结婚
天天吵吵吵,你的婚姻很好吗?
③
父母五十多岁了,吵架吵到不可开交
我以为我二十多岁了他们吵架我能不颤抖
窒息到想死! 不爱为什么不离婚!!!
④
45了,父母70多了,
还能吵架,吵架,吵架!
我成家后也不自觉用吵架来解决问题
烦死了!
图源: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