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北京多所“双一流”高校有新动作
开心田螺
2025-10-30 08:17:17
0

北京向雄安疏解的高校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

10月15日,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四栋学生宿舍楼(两栋本科生宿舍和两栋硕士宿舍)封顶,建成后将为4500余名学生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住宿环境。钢铁书院和综合楼也将陆续实现封顶。

北科大第一组团项目预计11月实现全面封顶,2026年9月项目竣工。

北京科技大学之外,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建设也已全面进入施工高峰期,预计2027年实现整体投用。

北京林业大学进度领先,已实现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北京交通大学已有30余栋建筑同步建设,其学生宿舍楼进展迅速,部分已实现封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也正按计划推进,预计到2025年底将有10栋建筑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这5所北京疏解高校已经选好校址并进入前期立项阶段,第三批6所北京疏解高校目前已有几所来雄安进行过对接,相关落地工作已逐步展开。总体上看,15所北京疏解高校的雄安校区各项规划和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教育专家指出,作为国家重点打造的高质量样板,雄安在政策和资金上优势显著。这正好能破解一些老牌高校在主校区面临的“空间有限、创新受限”的难题。

这场高校与新区的“双向奔赴”,最终将转化为学生们能享受到的“政策红利”与“高起点”平台。

落地雄安高校

将聚焦创新人才培养

目前已经官宣的第一批和第二批9所将在雄安建新校区的北京高校中,理工学校占比非常大,而且均剑指创新人才培养

北京科技大学明确表示,以雄安校区建设为重大契机,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和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要求,推动北京校区和雄安校区“协同发展”,实现融合互补、同向发力。其中,北京校区重点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国际交流基地。雄安校区是未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将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全球人才和科技创新高地。

中国地质大学致力将北京校区打造成为地学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地学交流合作中心,将雄安校区打造成为地球系统科学及新兴交叉学科融合创新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地学前沿科技中心,阔步迈进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

北京交通大学在进一步保持海淀校区优势,突出特色、调整结构,持续做优做强外,力求雄安校区和海淀校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一起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基地,共同为北京交通大学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未来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需求,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学校依托雄安校区重点布局生态修复、智慧林业等新兴交叉学科,承建全球最大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这一重大科技平台,打造“无界植物园”式的沉浸式教学场景,并通过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实践机制,培养服务国家生态战略和雄安新区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围绕优势学科,

高校把名企“请”到身边

雄安新区正在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强磁场”。

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新区已汇聚超3万名创新创业人才,吸引了100余位院士、2000多名高层次专家及2万余名大学生到访交流,充分展现了其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巨大潜力。

人才引进的成效,在“雄安卡”的发行规模上也得到印证。自2024年1月推出以来,该卡发放量已突破60万张,覆盖从院士、领军人才到优秀毕业生等各类骨干人才。这股人才浪潮,为北京高校的产教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如今,多所北京高校在雄安“落地生根”,并呈现出两大趋势:校企合作更“实”了,校校联合更“密”了。从目前几所北京高校官方发布的消息来看,各高校在加速推进校区建设的同时,也在着手进行学科布局,搭建学科发展平台,围绕自身的优势学科打造协同创新场景,将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北京理工大学发力空天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医工融合、金融管理等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今年在雄安新区“千企雄安行”等官方活动中,学校的难熔合金成形技术已公开亮相并寻求产业化对接。

北京林业大学除已知承建世界最大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外,该校的多材料快速合成微纳制造装备技术也参与了今年的“千企雄安行”活动,展示了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成果。与此同时,学校致力于规划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系统性的打造教学、科研和产业融合的世界级创新高地。

北京交通大学与雄安共建“高铁信息化工程中心”,前沿技术“智慧轨道交通”已进入专题研讨,与河北交投等企业推进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并且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生也赴雄安开展了企业调研和校区规划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

北京科技大学与河钢集团、雄安新区共建雄安未来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推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融合发展,教授团队也积极参与联盟学术交流,文法学院更与中国雄安集团围绕学生实习、智库建设等展开合作。

对家长和学生而言,雄安不只是一个新校区,更是产教融合的“试验田”。这里的孩子将更早接触真实产业,在协同创新中成长——未来的就业竞争力,或许就从这里开始积累。

北京高校“组团”外迁,

娃的升学路更宽了

北京高校的“朋友圈”正在扩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国家战略。越除疏解到雄安新区的高校之外,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也踏上了向外迁移的征程,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筹建新校区。

北京高校向更广阔的区域延伸,不仅有助于高校资源的均衡布局,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也为北京的考生提供了更多考进名校的机会。

据“北京日报”报道,今年,全市高考报名考生7.89万人,相比去年(6.72万人),增加了万余人。

随着考生人数的不断上升,北京高考也或将从“easy”模式进入“hard”模式。从2025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情况来看,今年650分以上3203人,高于2024年的3176人和2023年的2754人。中高分段考生面临着更大压力,每一分都显得尤为关键。

北京的孩子想在家门口上个好大学、读个热门专业,难度肉眼可见地增加了。这一点,在今年“三首一工”的高招录取中,就能窥见端倪。

有业内专家分析,随着北科大、北交大等等“双一流”高校的雄安校区陆续招生,短期内很可能出现“录取分数洼地”。这或许是北京考生以相对较低的分数,圆梦北京名校的一次“窗口期”。家门口的好大学,可能真的会变得“好考”一些。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首都教育、北京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工新闻网、京城教育圈、软科等,京城教育圈进行整理编辑和内容补充,转载需注明完整来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速看!北京多所“双一流”高校有... 北京向雄安疏解的高校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 10月15日,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四栋学生...
美国不留,中国企业家不要,这届... 文|清扬 编辑|清扬 十年前,拿到美国名校offer等于半只脚踏进硅谷,是留学生圈的共识,但现在,情...
一丹奖2026年提名正式启动 ... 10月28日,一丹奖基金会宣布,全球最大教育奖项——“一丹奖”2026年提名工作正式启动。该奖项旨在...
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后,四种家长...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没有太多的教育概念,也相信老师能把孩子管教得很好,如果孩子没有什么做错事情,一个学...
儿童启蒙APP跳转低俗广告,“... 10月29日上午,宝宝巴士相关负责人向用户表示诚挚的歉意。据报道,此前,有网友反映打开宝宝巴士旗下一...
黄仁勋称美国AI芯片需要向中国... 政知见2025-10-29 18:45:17 撰文 | 熊颖琪 10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
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 今天,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全国共有47项。 此...
12岁女孩讲英语卖货赚10多万... 近日,广州一家文具店内,一名12岁女孩用流利英语与外商交流推销荧光笔的视频在网上走红。有网友赞女孩有...
陪高三儿子“撞墙”式美本申请,...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Brenda编丨KK “灾难”的开始: 一封发...
锌是“智慧之根”!这4种高锌食...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未来,在孩子漫漫生长的路中,父母们对孩子抱有很高的希望,希望他们快乐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