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课题与课堂深度耦合的实施策略,进一步寻求科教融合进程中校本科研内涵建设的可操作路径,日前,张家港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段“课题进课堂”教科研训活动在万红小学举行。苏州市吴江区教科室主任王丽娜、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丁洋、相关研训员以及全市小学教科主任、骨干教师代表近百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小学段教科研训员郑艳主持。



课题研究课:校本科研内涵建设之根基
学校依托省第15期教研课题《“听・见中华”:美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围绕“美育新现场:从‘听见中华’到‘看见成长’”主题,从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与应用维度,推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6节研究课,在多门学科实践中渗透美育文化理念,实现“一科一特色,课课有美育”。

▲三年级语文 《搭船的鸟》
执教:卢季燕

▲六年级语文 《桥》
执教:李玉萍

▲四年级数学 《线段、射线和直线》
执教:黄忆雯

▲六年级数学 《美妙的黄金比》
执教:钱慧

▲四年级科学 《食物中的营养》
执教:王亚城

▲三年级英语 《Unit5 She’s my mother》
执教:陆杨
微研短视频:校本科研内涵建设之样态
学校以微视频作品《从“像不像”到“想不想”:一堂美术课的变革》展示了研讨全过程,既具象呈现了万红小学美术教研团队借力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破解教学重难点问题的常态研究现象,又综合折射了万红小学“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科学研究理念和文化。

课题阶段性成果:校本科研内涵建设之支点
万红小学党支部副书记牛小永作了《从“听见”到“看见”:新时代学校美育,在现场的深耕与绽放》成果汇报。他从课题管理、成果培育、教师发展三个层面,系统展现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发展过程。

专家主题讲座:校本科研内涵建设之内核
王丽娜作了《教育研究五大核心方法与成果表述指南》主题讲座。她从锚定学术认知、强化方法应用两个维度,启发老师们要建立“课题——课堂”的学术关联认知,要将课题研究方法转化为课堂学术实践能力。

最后,丁洋作了活动总结。她对老师们主动探索的研究状态、学生舒展自信的学习样态表示肯定。她认为,美育课程特有的隐性特质,需要学校进一步深度关注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使学生的美学成长实实在在可评估,美学课程的扎根落地实实在在可衡量。

教科研训活动不仅纵深推进了“课题进课堂”这一区域科研品牌的落地与转化,助力学校、教师深度明晰课题与课堂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贯通路径,也有效聚焦真问题、真探讨、真提炼,促使学校科研内涵建设过程进一步由表及里、由浅至深,为区域小学段校本科研内涵建设行动提供了可参照和实施的独特样本。

来源:市教师发展中心、万红小学